“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2023年05月09日19:33:28 育儿 1269

朋友家的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被老师反馈,孩子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喜欢户外运动。朋友也终于察觉出孩子有些问题,于是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疑似自闭症

其实,孩子的“自闭”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宅在家,宅出来的。

朋友和老婆,一个在医院工作,一个在金融公司,两个人赚钱多,也忙得不行。于是带孩子的任务,便交给了老人。

只是,老人腿脚不好,精力也不够,也就只能管孩子的温饱,孩子3岁之前,基本上就宅在家里。

朋友夫妻二人周末的时间,要么用来睡觉,要么觉得太冷太热,要么觉得带娃出去太累,也都宅在家居多。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他们也是万万没想到,居然将儿子给“宅”自闭了。

为了儿子尽快恢复,妻子不得已辞职,即便儿子不乐意,也想着办法带娃出去浪。现在儿子幼儿园大班了,稍微好些了,也愿意和同学搭几句话,但依旧不喜欢户外,就喜欢“宅”。

太忙、精力不够、太晒、要带太多东西、大人受罪、孩子受罪等等,不带孩子出门,真的是有太多理由了!

但是,希望看到下面这3个差距之后,家长们能够改变想法,多带孩子出门去浪吧!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差距一:大脑发育、认知差距

运动改造大脑,而孩子只有到了户外,才能真正动起来!

著名的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曾指出:大脑中的神经元,并非是无限量供应的,它会随着孩子的成长,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突触,就在一直被修剪。而这些修剪,是根据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进行的。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孩子出去浪的时候,身体动得更多,眼睛看得更多,大脑受到的“刺激”,和一直宅在家的孩子相比,大脑发育、认知差距,也就拉开了。

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中指出:学龄前儿童,全天各类身体活动时间累计,要达到3小时以上,其中,至少要有2小时的户外运动。

孩子,其实都是好动的。

在大脑与运动关系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约翰瑞迪教授,在《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就指出,运动可以提升压力阈值,从而提高抗压能力。

也就是说,经常“出去浪”的孩子,其实能够缓解身心疲惫,这对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好处。

并且,出去玩,无论是户外还是旅行,大脑,都是很忙的。而且大脑每天消耗的能量,能够占到身体全部的20%。

就比如说,爬山。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爬山的过程,山路陡峭,眼睛需要无时无刻不盯着地面、周围的环境,需要计算落脚点、每步的跨度等,这些,都需要大脑进行计算;

爬山的时候,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分泌系统等,都在自动运转,而这些运转的“主控制者”,就是大脑。

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浪,去不同的地方浪!让孩子多多感受这万千世界!

出去浪的目的与意义,并不在于孩子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看过的风景,而是在于激活、重塑大脑,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变得更聪明、灵活。

差距二:见识、格局差距

小男孩辛巴,从小就跟着父母满世界的玩儿。

1岁半的时候,就去新疆的额尔齐斯河,看了天鹅、骆驼;

去过亚马逊森林,跟着当地的居民钓食人鱼吃;

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小小的他,便登上了哈巴雪山,高达5396m……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别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里学习,他已经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学习的东西,丝毫都不比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少,毕竟,他的学习对象,是大自然,是各国的小伙伴,是爬山越野,是数不清的户外体育课等等。

你以为,出去旅游,就是看看小花,看看小草?

并不是,孩子看到的是世界,是见识,是格局。因为,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辛巴从小的各种旅行经历,也让他拥有了开阔的心境,超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坚韧的品格。所以,他从小就有了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摄影师。

宅在家的孩子,他所看到的最多只是书。

而除去浪的孩子,他看到的,确实真实的场景,这样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去有意义的地方旅行,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在这个过程中,所见、所识,会逐渐影响孩子的见识与格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才是未来决定自己成就与高度的因素!

差距三:情商、社会交际能力差距

儿童心理治疗师玛格特博士曾经说过: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新奇的经历,这能让孩子增强社交、体能、认知、感官互动这些方面的能力。

毕竟,在出去浪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看到很多美好或丑陋的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会不自觉地得到提升,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相反,那些一直宅在家的孩子,他们的环境太过单一,无法获得一个多面的社交环境,所以不利于孩子情商、社交能力的发展。

而孩子未来进入社会,想要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职业发展,这两个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宅在家里,宅不出自信,宅不出情商与社会交际能力。

写在文末:

总的来说,不要总是带孩子宅在家,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

人生的路,有很长,家,是起点是终点,却不能成为“路途”。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突发讣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仅57岁...她用优秀作品滋养孩子心灵 - 天天要闻

突发讣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仅57岁...她用优秀作品滋养孩子心灵

上海市作家协会5月5日发布讣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病逝享年57周岁据介绍,周晴,生于1968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第九届全国作代会代表...
七言诗 父母之春爱应有度 - 天天要闻

七言诗 父母之春爱应有度

莫让子女成全部生命意义自寻路关怀过度是束缚↗放手方能展宏图别把一切托孩孺自我价值莫荒芜子女未来需自主适度空间心不孤父母之爱应有度过犹不及终添苦给予自由和鼓舞儿女飞翔展鸿鹄莫在爱中迷双目自身梦想也追逐孩子终会寻归属父母生活应丰富父母应当心有数
孩子社交受伤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纳”替代“纠正” - 天天要闻

孩子社交受伤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纳”替代“纠正”

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矛盾:父母拼命推动社交,孩子却在社交中频频“受伤”。这些伤害的背后,往往藏着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真相——孩子对他人认同的过度渴求,本质是父母认同的缺失。通过多年观察与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重新理解
刚刚确认,马上影响杭州!明天避开这个时间段! - 天天要闻

刚刚确认,马上影响杭州!明天避开这个时间段!

明天就是假期最后一天了今天夜里开始,雨水将会影响杭州明天雨量逐渐变大,下午才会转阴摄影:江志清今夜起,杭州有阵雨或雷雨天气明天下午起雨止转阴受到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系统的影响,今天夜里自南而北转为阴有阵雨或雷雨天气,雷雨时局部可伴有短时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后半夜到明天上午雨水增强,有中阵雨或雷...
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5个“穷习惯” - 天天要闻

一个家里,儿女没出息,父母大多有这5个“穷习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们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而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复原。——村上春树,《读者》2021年第08期前两天,和表妹通电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三年前,她大学毕业,我二姨两口子,也就是她父母,为了面子让她去考编。
“五四”暖心活动~“银龄”+“三支一扶”两大热点IP集合! - 天天要闻

“五四”暖心活动~“银龄”+“三支一扶”两大热点IP集合!

2025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为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促进代际交流,增强社会责任感,近日,夏阳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开展了一场“传承五四精神,巧手筑梦为老服务”的主题活动。2024届青浦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同长者们共度了一段充满欢声笑语的午后时光。一场别开生面的“五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