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为钗副,为什么宝玉依赖袭人、却不喜欢宝钗?

2023年02月06日22:06:14 育儿 7316

袭为钗副,袭人和宝钗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劝谏宝玉这件事上,两人难得的志同道合。

都喜欢劝,而劝的对象都是“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袭为钗副,为什么宝玉依赖袭人、却不喜欢宝钗? - 天天要闻

宝钗这里,除了不喝冷酒之类的小事,一般的劝告宝玉是都听不进去的。甚至,宝玉会“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用这样过分的无礼之举,当面给宝钗下不了台。

而在袭人这里呢,其实很多劝告,宝玉也听不进去。不过虽然听不进去,宝玉可是对袭人越来越依赖。到心爱的晴雯芳官等人被逐之后,宝玉天真的幻想已经破灭,还想着和黛玉袭人“同死是归”,把她与黛玉并列当成一辈子的伴侣。

袭为钗副,为什么宝玉依赖袭人、却不喜欢宝钗?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说得难听一点儿,因为宝钗放不下身段。

袭人劝谏宝玉,常常是“把一巴掌揉三揉”,劝诫伴随着诱惑一起来:你依我三件事,我就答应你不回家去;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理你、不跟你说话。并且她对宝玉的要求,也适当地做出让步,不会让他“一口吃个胖子”。

比如说吧,宝玉不爱读书,大家也都知道他不爱读书,而贾政王夫人对他最大的期许就是读书。针对这件事,宝钗是怎么劝的?看到香菱学诗,宝玉感慨,宝钗就插上一句:“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别说宝玉了,就是你我看了,觉得扫不扫兴?就好像你最爱吃的香喷喷的炸鸡已经摆在面前了,旁边人却要求你“做完这二十五道数学题再吃”,什么感受?

可是袭人呢,她是怎么对宝玉说的:“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说了好处,指明了方向,马上又补充:“但只一件,读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什么是“家”?“家”有什么可想的?这不就是“你可别忘了我”吗?

面对这样的温柔,宝玉当然是“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未必能这么听话。袭人也深知。所以隔一段时间,她对宝玉的要求又有了变化:“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读书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

她不要求宝玉认真读书,只要求他“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不仅要求降低了,而且有一种“咱们合伙装假,骗骗他们”的趣味,她反倒成了宝玉的最亲密的同谋——这样的要求,你让宝玉如何拒绝?

袭为钗副,为什么宝玉依赖袭人、却不喜欢宝钗? - 天天要闻

“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任何人的劝告,对宝玉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宝钗那样居高临下、好为人师,只会引起宝玉的反感;而袭人又是柔情,又是私情,双管其下,宝玉虽然不接受意见,却对提意见的人充满了好感。

毕竟,宝钗和宝玉是平等的姊妹、亲戚、朋友,而袭人,却是依附宝玉的丫鬟、婢女、侍妾。自身的地位不同,决定她们的态度不同。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 天天要闻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人尽皆知;钱,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无人不爱钱!有了钱,父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更有底气;有了钱,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能没有后顾之忧。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 天天要闻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流年似箭,弹指间,岁月的车轮已匆匆驶过。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现的人,那些刻骨铭心的事,都在时光的打磨下,于记忆里渐渐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驳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