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经常会有一些年轻的妈妈会在周末或者假日有意识的带着孩子去找一些同年龄的孩子一起出去玩,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培养社交圈。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有必要吗,孩子这幺小,就耗费家长这么大的精力有意义吗?
其实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人是群居动物,处于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需要伙伴,小宝宝也不例外。
每一个孩子出生,他的父母家人就是他的首个社交对象。他们从家人对他们的呵护照料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慢慢地他们会从眼神交流到咿呀回应,慢慢地形成家庭社交。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会接触更多的除家人意外的陌生人,他们就会根据跟父母交流的经验,去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所以从孩子幼儿时间,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多带着孩子出来接触同龄人。用家里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带着孩子多出来见见人,免得将来到人多的地方认生,行为举止腼腆不大方。
我们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社交圈,寻找一些和孩子同龄的家庭,平时有空的时候多约着一起到户外运动,或者带着孩子多去对方家里串串门,玩一玩。
我们会发现几个孩子刚到一起的时候可能会想并不会立即建立交流,往往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家长不要急于干涉让孩子马上一起玩耍。我们会发现孩子即使是自己玩自己的,其实也会在玩的同时偷偷关注和观察对方,然后慢慢地他们就会玩到一起,形成玩耍交流关系。
在孩子玩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小的矛盾,这时候家长也不要急于干涉,这可能反倒是孩子们学会处理社交关系的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好好引导,让孩子们去表达自己、解决处理问题。
可能还有会很多家长会去帮孩子有意识的筛选社交圈,其实孩子们长大了进入幼儿园甚至校园,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孩子,我们不能一辈子都跟着他为他保驾护航,那还不如早点培养他处变不惊的能力,为将来的社交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