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2022年10月12日14:16:26 育儿 1045

▲关注我,并发私信“社区”,可加入我的育儿社区,6000+家长已加入。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因为人的弱小,必须依赖成年人才能生存,所以手足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他们都在争夺生存的空间。

所以不管你准备多充分,手足的竞争(表现或者不表现出来)都是存在的!

他们对彼此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原生家庭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一些父母认为,不生就会没有竞争,不会多出这些困难来。

其实并不存在,人生若缺乏这部分的历练,都要补回来,才能长大。

换句话说,独生子女也并没有孤独或者不如多子女家庭幸福。

幸福的成年人都一样,他们都是接受了必要的困难和挫折的历练,走出来,变得成熟而独立后,才能幸福。


手足竞争存在于每一个多子女家庭中,但这不是坏事,就好像我们不需要消除所有困难,不需要消除黑夜一样。

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只会自寻烦恼。

正确的做法是,学会在困难中生存的技能,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手足的关系搞好了,才能更好与人相处,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幸福的必经之路。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如果想通了手足竞争的问题,就不需要对手足竞争有任何自责。

所有看到手足竞争自责的父母都是出于自我安全感的不足。

如果自己安全感不足,就会在困难来临时,感到太痛苦,无法应对,就会觉得亏待了孩子。

其实人生必须痛苦受苦才能成长,不在这吃苦就在那吃苦,总之要吃苦。

如果自己能面对困难,对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就不会想着过度去补偿谁。

当孩子痛苦时,能接得住孩子的痛,去帮助他成长,而不是陷入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特殊的爱,单独的宠爱,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表示“我一碗水端平”,记住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中太阳的位置!

只有确认了这一点,孩子才会松口气,才不会对爱斤斤计较,才会对别的事情投入好奇心。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孩子们发生矛盾,不是让你做裁判,而是让你对每个孩子都表达关心和爱。

然后引导孩子们学会在冲突中学会合作,而不是学会互相指责,争论对错。

孩子有矛盾太合理了,人和人之间都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所谓社交能力,就是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走向合作的能力。

而合作最重要的是倾听。

在孩子们吵架时,要介入不要做裁判,而是争取两个孩子的信任,为他们架起一座桥梁。

让他们之间学会听对方说,比如给出轮流说,轮流听的游戏规则,然后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让他们尝试协商合作。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生了老二后,老大会出现:无理取闹,乱发脾气,甚至行为倒退。


语言上的倒退:

“我要吃饭饭!我要抱抱!我要爸爸妈妈亲亲!”

行为上的倒退:

要爸爸妈妈/长辈喂饭;

学婴儿发火、哭、扔东西等等……


甚至会出现需求上的倒退:

要被妈妈抱怀里睡;

和二胎弟妹争抢父母的怀抱;

不断地和父母确认自己是不是乖宝宝,会不会不要他了;

父母更喜欢谁等等……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不但不要斥责老大,甚至还可以根据心理学家的建议,陪老大一起玩“退化游戏”:

比如假装他是个小婴儿,家人抢着去照顾他,每天玩20分钟,连续玩半个月,你会看到奇迹的。

允许他暂时回到婴儿状态,不会吃饭了,要吃小婴儿的食物了,暂时不会穿衣服了等等。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闻




后记:

总体而言,我们家的过渡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依然会出现一些挑战,这都是很正常的。

不过,我现在想想,要是我先生了“高需求宝宝”老二,那情况就复杂多了[捂脸],还好老大是个粗旷大线条的小孩。

所以如果你遇到“敏感型”老大、或者过去老大的安全感建设不足、老大不满三周岁(这是安全感建设的关键期),手足竞争的挑战都会更大。

这种时候,更需要爸爸妈妈有耐心,有细心,有更多的包容心。





我是牛妈彭小蹦,两个孩子的妈妈,画漫画的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委会理事,出版书籍《成长,不慌张》,9年专注家庭关系成长路,3年心理咨询,1200多篇文章,和几十万妈妈的成长故事,一起活出从容与自在。

关注我并发私信“社区”,可加入我的线上育儿社区,领取免费自驱力课程。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闻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来才知其中味。岁月沉淀,我们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们更懂亲情;阅历多了,我们才体会到父母引导的意义。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适度引导,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东西,能让我们在岁月长河里稳稳地走。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 天天要闻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原标题:“晒”娃变“啃”娃?“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调查哭闹打架、暴饮暴食、测评成年人化妆品、模仿奇怪行为……半月谈记者发现,多个社交平台上的亲子账号虽流量火爆、吸粉众多,但其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争议。一些“亲子流量”账号已从记录孩子成长异化为制造营销“商机”。用小孩哭闹打架来“吸睛”?“试一款不脱妆的...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闻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人们常说的“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不可轻视。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公安、消防、卫生部门联合,成功将一名酒后服用感冒药陷入昏迷的年轻男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我联系不上儿子了,他现在有可能很危险!”5月14日,渝北公安悦来派出所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原来,市民代女士与独居的儿子刘某失联已近10小时,没有儿子的消息,心...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看《是女儿是妈妈》,还蛮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点担心她的精神状态了,长期处于如此复杂难解的情感关系中,自己暴饮暴食很容易情绪崩溃,也会影响到她自己的身体,严重的精神内耗,更会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 天天要闻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视频监控截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苏艳敏 湘潭报道“医生,医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时44分,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绿色通道传来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搀扶着踉跄入院。当转运床刚抵达妇产科急诊室,新生儿的小脑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医护人员瞬间启动“快进模式”,消毒铺巾、托举保护...
小满意,生日快乐 - 天天要闻

小满意,生日快乐

亲爱的小满意:七年前的今天,你宛如一颗裹着蜜糖的小星星,降临于“520”这个浪漫的日子,自那以后,每个“520”都成了我们家独有的节日,爱意在此处汇聚。你既聪慧又美丽,既善良又可爱,你携着初夏的阳光而来,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喜悦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