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抑郁症孩子,每周有一天不上学,怎么办?

2022年10月03日23:24:15 育儿 1804

问题:女儿有抑郁症,她自己的解压方式就是打游戏,每周有四天能好好上学,有一天在家“躺平”打游戏。妈妈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还记得你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的样子吗?

一开始他还不会走,你扶着他的腋下,他慢慢地迈出一步、两步、身体朝向对面接着他的那个人,慢慢地,他开始自己走,腿还在颤抖,两只小胳膊张得很开,但是两只小拳头握得很紧,好像是给自己打气,又好像是为了保持一种平衡,慢慢地、晃晃悠悠地朝你“奔”过来,终于扑在你的怀里……

家有抑郁症孩子,每周有一天不上学,怎么办? - 天天要闻

一天一天过去,你甚至并不能感受到他每天的进步,但是也就几个月过去了,他走得越来越好,几年以后,他奔跑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大人,你想追上他都很难!

生命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所有的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并没有对孩子有那么多的期待,可是孩子自己在每天练习,每天持之以恒地朝一个地方努力,最后都能走得很好。

但是长大以后,我们反而失去了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总是那么焦虑,一件事还没开始就想着成不成,下一步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就放弃了。

《认知驱动》作者周岭认为,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向儿时的自己学习。

一是只做刚需之事。对于有抑郁症的孩子来说,什么是家长和孩子的“刚需”?是学习吗?还是战胜抑郁症,或者和抑郁症和平相处,慢慢走出抑郁,让孩子更幸福?

如果学习和“快乐”相比,家长选哪一个?

如果在孩子有抑郁症的情况下,还把学习放在第一位,那就请家长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二是没有期待之心。孩子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们对他没有任何期待,结果孩子自己也慢走越好,不是吗?如果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我们跟着他后面催:你走得快点呀!稳点呀!如果孩子能听得懂我们的催促,恐怕他快被你催疯了!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地下不走了!

周岭说:主动降低期待,是欢快行动的窍门。因为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比如在我看来,一个抑郁症的孩子,竟然能每周还上四天学,而没有天天在家打游戏,这已经很让我钦佩了,对,我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就我看来,学校“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其实会让孩子们很辛苦,我自己也受不了,上学时成天犯困打瞌睡,我自己虽然每天上学,但绝对谈不上“好好上学”,我只是用形式上的努力掩盖我自己实际上的懒惰而已!

歪打正着,我刚升初一的女儿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阴差阳错地“每周有一天不上学”,对于她有时“就是不想上学,想在家呆一天”,我也是支持的。因为我自己在上学时,从未体会过上学的乐趣,我希望我的女儿,她能快乐一些。

我认为,孩子在未来能考个什么样的大学,没那么重要,她有幸福的能力才最重要,如果我用“必须每天上学”这件事,让她整个中学阶段是不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那未必太不划算了!而且我还知道,在学校,她是被动学习的,这种学习效率其实很低。

在家里,自由的情况下,她反而会主动学习。

每次请假不上学,她都主动跟我说:我要上网课,而且当天学校布置的作业也都能完成。

对于抑郁症的孩子来说,一周的上学对她来说太辛苦,要应付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要保持很好的学习状态,其实对她来说,都是很消耗的,一周有一天呆在家里“躺平”打游戏,是她对自己最好的照顾。只有这一天是快乐的、开心的,她才能坚持下其余那四天的辛苦。

这个时候,如果还逼着她每天保持“好好上学”的劲头,那就是每天都在消耗她而不给她充电的机会。

其实,她现在完全可以每天都不上学,毕竟,现在父母也拿她没办法,不能打也不能骂,可是她还是选择了上学,说明这个孩子还是有生命力的,对未来有自己的向往的。

再讲一下平衡:我认为父母要学会“平衡”很重要,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牺牲所有,只在学习成绩上突出的人。

妈妈说女儿胜负心太强,不上学是完成不了作业怕老师说,在家玩游戏、打扑克只要赢不了就生气,从这儿看出来,女孩对自己是很有要求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对自己高要求是天生的呢?还是后天的形成的?比如爸妈对自己要求很高,所以不知不觉认同了爸妈的要求?

妈妈也说到孩子对自己是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状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没有特长,很致命,学习也不好。”

我当时正在焦点解决父母成长营学员的“云聚会”中偷听,正好听到学员冬冬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满意,哪怕什么都做不好,自己也会喜欢自己。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信心,哪怕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坨狗屎,我还觉得我是一朵花呢!

可是现实中很多人恰恰相反,明明是一朵花,却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好,分明就是一坨狗屎。

一生都生活在自卑中的人是不幸的,自卑的人,总是生活中阴影里,无法见到阳光,感受不到幸福!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自于父母的评价,因为孩子很小,根本不懂得评价,父母就是他的一面镜子,他从父母眼里看到自己是什么,就认为自己是什么。

家有抑郁症孩子,每周有一天不上学,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在你的心里,孩子是什么样的?你为他骄傲吗?你以为有这样的孩子觉得人生更加美好吗?

如果不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什么?

如果孩子好胜心强,她很有可能有一种投射:我把这件事做好了,我成功了,我才是“好的”,我才值得被爱,否则,我什么都不是。

这个时候,父母反而要告诉她:就算你什么都做不好,你也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你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你不需要把什么都做好。而且这个时候要说说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看,你虽然在游戏上不太行,可是你画画得特别棒啊,老师都说你有天赋呢!

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强项和弱项,做不好一件事情也没关系。

我有一个好朋友很聪明,老二是那种天生要强的小学霸,考试总想考第一,她反而对孩子说:宝贝,你并不需要考第一,人生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她拉着孩子去打球,去学钢琴(不考级,只是体会弹琴过程中的美妙),让孩子有一个丰富的童年。

最后,再讲一个我以前写过的故事: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女儿有一次考了倒数第一被班主任语言羞辱后,她把女儿接回家里,呆了整整一个月没有上学,这一个月当中,她从未跟女儿提过“学习”二字,她对自己说:我是她的妈妈,我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我的女儿开心、幸福!别的都不重要!然而神奇的是:一个月后,女儿回校参加期中考试,竟然得了17名!

所以,当我们焦虑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人父母,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你每天为了你最重要的事情努力了吗?

周岭在《认知驱动》中说: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我觉得,那个虽然抑郁还努力一周上四天学的女孩,她以这种方式让自己慢慢变好,命运也会钟爱她。

作为她的父母,你可否愿意耐心等待她慢慢变好呢?

——————————————————

作者简介: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讲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两家戒除网瘾机构的导师,创作过多篇10万+文章,《壹心理》签约作者。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 天天要闻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园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却不经意间播下了荆棘的种子。生活的模样,归根结底,不过是“选择”二字的映照。你的时间倾注于何处,你的成就便绽放在哪里。以下这三个地方,若能学会舍得,有舍方有得,花费的时间,才算真正赋予了意义!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