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间》当中说道:“愚笨的孩子,其实是来报恩的。”
生活当中仿佛“笨人”这个词多少有点不受人待见,因为好像代表着无知与不灵光。
但实际上“笨人”的状态恰恰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因为那并不是一种愚笨的象征,反而是一种特殊的快乐。
我认为,人生漫漫,要适当地学会做个“笨人”。
01.学会“笨人”的钝感力
渡边淳一曾说:“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即不要过分敏感。”
那么什么叫做钝感力呢,简单来说就是让情绪模糊一些,成为一个相对让情绪迟钝的人。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那是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小孩,一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而另一个性格敏感,但很懂事。
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母亲,她轻快地表述了她两个孩子的区别。
那个开朗的孩子平时做什么事情都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大多数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她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她来说都没什么影响。
她的妈妈说:我的脸在她面前就是一个模糊的马赛克。
而另一个孩子则非常敏感,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妙的表情,她都会关注到,并且做出反应。
她总会问妈妈:妈妈你不开心了吗,是我惹你生气了吗。
这就是是否具有“钝感力”的区别。
我们生活当中也许觉得第一个孩子没心没肺,而第二个孩子贴心懂事,但说实话,如果要我选择我希望活成第二个孩子的模样。
因为过多地关注别人非常容易产生情绪化,也容易陷入到情感的波动当中去。
情绪这一情愫相对来说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能够让我们与他人有更强的共情力,更容易体会到世间的喜怒哀乐。
可当你遇见生活的不痛快的时候,也会加倍地感受到困窘带来的痛苦。
所以说培养“钝感力”很重要,不要把别人的话与表情太放在心上,也不要过度解读别人的弦外之音,你要做的就是成为自己。
我们生活当中让自己快乐很重要,当然让你爱的人快乐也非常重要。
不过我们还是要适当地让自己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裹挟,成为我们认为最好的自己就好了,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
这个时候,我希望你能够成为那个拥有“钝感力”的“小笨蛋”。
02.假装自己是个“笨人”
“古人有句话叫做:大智若愚。”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笨笨的人反而很有福,好像老天总会额外的偏袒他们一些。
那是因为笨人不会招惹是非,也不会惹人嫉恨。
聪明的人在世界上好像精打细算,任何事情都要提前谋划,甚至来说要选择最最适当的道路。
并且他们在生活当中也往往是锋芒毕露,各种各样的精彩生活、快意人生都被显示得淋漓尽致。
他们奋力地想要向世人展示他们优秀的才能、极高水准的工作水平、以及无所不能的全才人设。
这的的确确会受到老板的赏识,但另一方面也会遭受到许许多多的关注与恶意。
适当地做个“笨人”就是要你学会谦虚待人,能够“扮猪吃老虎”。
有些大佬从来不会肆意的宣扬出自己多么优秀,有多么牛的才能,他们反而会默默无闻的等待时机。
因为你也不知道别人拥有怎样的身份与能力,有时候刻意地表现自己就是一种外露,将自己置身于“公众”之下。
有时候慢慢地等待,慢慢的熟悉也很重要,不要一下子就全部摊牌。
好好地提升自己,将自己处于一种相对隐藏的位置与神秘的身份,更容易占据主动地位。
03.“笨人”也需要弹性势能
“笨人总是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达到他们的目标”。
看起来笨人好像都很愚蠢,但是他们往往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毅力。
聪明的人会想东想西、怕这怕那,因为他们聪敏的头脑总会想各种最佳途径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笨人虽然方式不灵光,但他们具有世界上最缺乏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坚持自己。
用自己的方式去成就自己,人们都说“笨鸟先飞”,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位置,他们就更容易积极的行动,从而成功。
而聪敏的人会想着规避各种风险,各种理论,甚至可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困扰而迟迟拖延,他们的目标会远比“笨人”的目标远得多。
那是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笨人”用简单的方式,最愚笨的头脑,一遍一遍地将那个领域做好。
也只有“笨人”才会坚持不懈地做到不放弃,这也许就是一种上天的恩赐,从一种无能进化为另一种天赋。
我们生活都在苦苦寻找自己的最优解,实际上最愚笨的方式就是扎根到底,不断挖掘到最底端,就会告诉你答案。
这也许就是“笨人”的弹性势能。
任何一种弹性机制,都是在过力之后所产生的回力反弹效应,就像一根皮筋,捅出去会弹回来一样。
笨人的弹性势能就在于,不断深挖之后所产生的结果,那就是答案。
所以适当地学会做个“笨人”吧,那也许并不是你的短缺,反而会成为你的另一种天选。
(本文由木浔情感首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