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高赞的问题:
为什么你明明已经说过,孩子却不听话?
在文章中,作者记录了自己被孩子用牙签戳醒的经历,让人触目惊心;讲述为了让孩子远离电源假装被电的情形,画面感十足,让人感同身受。读者纷纷点赞,评论区也有几百个家长说出自己家孩子不听话的经历。
作为老师,经常听到家长吐槽:孩子总是不听话,叫他往东偏偏往西,危险的事情叫他不要去做,却总是当耳边风。结果,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是常态,不小心磕伤碰到也是大概率的事。最怕的是有危险,每年新闻报道中因水火电发生的事故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呢?是他故意和父母作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时间的格局》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西合壁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老师,畅销书《学习的格局》《父母的格局》的作者,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男孩。她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孩子学会“听话”,秘密就在大脑里,了解大脑左右脑结构 ,发展规律对于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作用。家长学会讲道理,育儿更轻松有效。
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你家占几个?
做一件事之前约定好,但是一到时间就忘了,或者是完全不守规则,这样的情景是不是非常的熟悉呢?
作者也在书中提到,她带两个儿子去三亚的时候,让他们在沙滩上玩,约好中午一起吃饭。可是一直到天黑,他们都不肯离开沙滩,甚至还说要守在沙滩上,与搭了一天的沙堆城堡睡在一起。
看来孩子不“听话”几乎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下面几种表现,看看你家有没有?
1.突然发脾气
2.任性
3.做事不专注
(一)
孩子的脸就像六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上一秒还兴高采烈,下一秒就可能大哭大闹。闺蜜说过一件事:有一次带孩子去旅游,在高铁上,孩子看着窗外的风景特别开心,突然发现忘带一个喜欢的玩具,马上吵着要回家拿,哭闹不停,整个车厢都听到他的哭声,真得很尴尬。无论拿出零食还是跟他讲道理都没用。她不明白:在她看来不过是件小事,为什么就突然闹情绪了呢?
在商场或超市里,也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坐在地上哭闹甚至打滚。面对这样的情况,跟孩子讲道理有没有用呢?没用!
(二)
又到了暑假,家长们最头疼的是神兽归笼 ,作息时间全乱了,该吃饭时不好好吃,该睡觉时还想看电视 ,动画片,完全没有时间观念 。
(三)
家有小学生的家长相信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辅导作业。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看电视时非常认真,可以连续看一两个小时,写作业时却非常不专注,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要喝点水,可以说做作业就是最考验家长耐心的时候。
孩子不“听话”,是什么原因在作怪?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故意在作对,比如让孩子不要跑太快,否则就会摔跤,结果孩子每次都是跑得飞快。
其实这是大脑发育成长规律造成的,我们来看看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左脑是理性脑,包括了逻辑 ,语言,数学, 推理,分析等,也称为抽象脑,而右脑是感性脑,也称情绪脑。
3岁以前孩子右脑发育占据了主导地位,表现在只要是音乐,艺术,绘画类的,孩子都特别感兴趣,也容易记得住。早教中心的小朋友在学古诗操时,通过动作记住十几首古诗完全不是问题,大人也未必记得了这么多。
而我们大人往往用逻辑性的讲道理跟孩子沟通,就像书中的例子:大人跟孩子说:台阶这么高,你不能跳,因为一跳下去,就会摔断腿的,所以千万别跳。
这句话里因为…所以…,是因果关联,这些逻辑关系是属于左脑区域的,但孩子完全不明白他们之间的逻辑关联,所以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做逻辑化的转换,所以讲道理并没有用。m jf 右脑占主导地位,出现问题时就会第一时间启用右脑,也就是情绪脑。上面所说的几大问题也就不难理解 ,都与大脑发育有关。
突然闹情绪是情绪脑在作怪,孩子还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会突然大哭大闹。
任性是孩子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没有合理的判断 ,还没有太多时间的概念。
专注力不足则是孩子比较偏好右脑带给自己的感受,因此按自己兴趣来选择喜欢的事情。
我们经常用左脑的逻辑性思维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完全不听,也听不进去,就形成了你越不听,我越说,越说越不听的循环。
用好这几招,孩子更听话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学会讲道理,孩子更听话呢?作者给出了道理降维的方法。
1. 学龄前的孩子,用场景化或熟悉的事情来讲道理
比如刷牙问题,当弟弟看到哥哥补牙痛苦的情景 ,就会问为什么会长蛀牙,作者刚好借这个机会给孩子看了相关的视频 ,还让专业的医生教他刷牙,所以就开始有意识地保护牙齿了。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加油妈妈》里的幼儿园男老师卢老师带孩子也很有一套。其中有一集,伊莎贝尔小朋友要穿爱莎公主裙,到了学校也不肯换校服,妈妈怎么说她都不听。卢老师看见了,蹲下来,跟她说:“爱莎公主会魔法,你觉得会把身上的衣服变成什么服装呢?伊莎贝尔听了,马上就要换衣服。
一旁的家长心领神会,赶紧提醒伊莎贝尔妈妈带她去换校服了。
看,棘手的问题就轻松解决了,就是用了场景化或熟悉的事情。
2.小学阶段的孩子,先关注情绪,再把感性向理性迁移。
暑假作业有些孩子喜欢等到最后才做,很多家长就会不停地催孩子。其实孩子也可能是担心开学了就没得玩了,所以共情很重要!
刚放假,我家孩子Polly就说:妈妈,我要一周就把作业全部做完,前三天都按计划完成了,到了第4天,他说:“妈妈,作业太多了!做不完,。”
我很生气,说:自己订的计划,一定要完成!他也很委屈:别人都是快开学才做完呢,你只会说我,结果整个晚上都气呼呼的。
后来,我翻看了他的作业,发现前几天都是做的都是英语(语文达到标准免做作业),听力比较简单,书写得也很少,所以很快做完了。这几天做的是数学 ,确实有点多。
后来,我找POLLY聊了,这次订的计划是不是有些不合理?他点点头:前面很轻松,后面就比较累,如果每天做5页数学 ,5页英语会更好。
我给了他两个方案,可以选择周五做完,也可以按进度周末再做一些。他也同意了,差点爆发的亲子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写在最后
成为父母是一场修行,在养育孩子中,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也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的格局》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养育孩子的方法和实战经验。如果你家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黄静洁老师会教你输入时间观念 ,帮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
如果你家孩子在哺育期,培育期,知识教育期,青春期遇到问题,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希望我们都能让时间的格局,打开孩子成长地图!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讲道理,听指令,是个乖巧的好宝宝。事实上,孩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