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2022年07月04日18:41:35 育儿 1895

还记得小岛小时候,上学放学都是三五个同学一起走,几乎没有家长来接送的,那个时候很安全,而且路上遇到的人也都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上学放学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

如今孩子的待遇可要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太多了,有家里大人开车来接,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简直不要太舒服,而这样接送的结果也有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孩子已经很大了,仍然不能自己独自回家。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父母为锻炼孩子独立能力,放学后让娃自己回家

对于父母来说,培养孩子有基本的自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随着孩子的长大,以后的更多时候都是要自己独自面对。最近,一位家长就因为锻炼孩子独立回家的能力,而引起了网友们的吐槽。

这位家长的孩子都已经11岁了,但因为之前一直是大人接送上下学,导致孩子自己一个人从来都没有独立回家过。而父亲意识到这样不对,于是便让孩子放学后自己回家,以此来锻炼孩子一下。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在之前,回家的路孩子已经走了无数遍,而且路途也并不远,差不多只有5分钟的路程,本想着孩子能顺利回家,结果家里大人左等右等,都过去两个小时了孩子还没有回家。

毫无疑问,孩子这是走丢了,家里人急忙报了警,结果经过警察反复地查找,终于在一个相反的公交车站处找到了已经有些疲惫的孩子。

父亲锻炼独自回家能力孩子反走丢,究竟是谁的问题?

对于孩子走丢的情况,估计当时家长也是很着急的,尤其是孩子父亲,如果不是自己要锻炼孩子,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孩子被找到,不过估计以后父亲也不敢轻易再让孩子独自外出了。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作为有孩子的家长,小岛很能理解面对孩子走失后,家里大人的感受,担心害怕自责和内疚,而且很多人也认为这位父亲实在是不靠谱。那么这件事真的就仅仅是父亲的问题吗?

不可否认,这位父亲的做法确实有些急于求成,不过出发点就是好的,而且孩子已经11岁了,具备基本的独立能力是应该的。父母这样做也是一片苦心,即使最后结果不理想。

所以说,培养孩子独立性并没有错,我们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能因为害怕出现危险就放弃锻炼孩子。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11岁孩子500米的路程也能走丢,对家长也是一种启示

不同于过去,如今的家庭生活条件普遍都不错,楼房和汽车更是每家每户的标配,不过交通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似乎也会让你逐渐丢失一些东西。

11岁的孩子是什么概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差不多上小学4、5年级,已经不再属于幼儿,而是大孩子,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在认知还是动手方面,都已经基本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不过,上面的孩子却在500米的路程内走丢,而且还是自己每天都要走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是孩子智力有问题,那家长就要反思,孩子走丢的原因了。

学校和家里距离只有500米,家长还要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为什么就不能陪着孩子走这段路呢?在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了解孩子的心态,增进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就会记住回家的路了,比起在车里看,这样反而更好地独立,就不至于11岁的孩子还找不到家。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件事同样也给其他家长一个启示:陪伴孩子并不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陪伴孩子的成长,度过每一个生命的节点指点迷津。

锻炼孩子独立,并非需要父母完全离开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本无可厚非,不过第一次锻炼的孩子,无论孩子年龄多大,父母都要悄悄地跟在身后,就是为了防止孩子走丢或者是遇到坏人。

在跟随多次,确保孩子能准确无误地认识回家的路,之后再放心地让孩子独自完成。

全程距离500米,11岁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丢究竟是谁的错? - 天天要闻

换句话说,培养孩子独立,父母不一定要马上离开孩子的身边,在锻炼之前,必要的经验积累和准备要做好,因为这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

锻炼孩子独立性急不得,在生活中,可以时不时地提供各种独立的小契机,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地去独立参与生活的各个细节。

今日话题:你觉得多大的孩子,才能独自回家?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 天天要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飞自我的欢乐时光,却也暗藏牙齿“惊魂”风险!游乐场追逐、球类碰撞、摔个跟头……瞬间可能上演“飞牙惊魂”,更别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滚哭闹!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提供的这份“暑期护牙救命指南”请收好!惊魂时刻!牙齿遇袭怎么办?暑假=放飞季?小心牙齿上演“惊魂记”!孩子的牙齿...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 天天要闻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暑假来临,3-6岁儿童...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高三那点事儿,做过父母的都懂。辞职、租房、陪读,咱们中国爸妈特别是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豁得出去。别说小出租屋蜗居一年,天塌下来都认。有谁不是想着:“我再坚持坚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时代变了,眼下陪读早把家变成了“全职保姆加心理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