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逆潮的声音

楔子

上周参加了一个行业会议,是关于时下最流行的话题,听着大多数人反复强调的时下潮流的声音,有一些人云亦云之感,便不觉得新鲜和激动,更不会有太多的兴趣,继续专注的听这些内容,总时不时会走神,云游天际去了。

然而闭门的会议,总不会让人太过失望。在会议的后半段之中,几位演讲者并没有顺势而为,反而讲出了逆潮流的声音,虽不反对潮流,却与时下最流行的观点迥异,而且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讲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失为当下潮流的一种叛逆,也是理性人在当下的清醒。

听完之后,深表赞同,而且乐于听见这样逆潮的声音,打破大潮之下人云亦云的芸芸众生。

逆潮

假如潮水完全朝着一个方向,而没有触达海滩和悬崖,或许可以轻易地一波推着一波,向前奔涌而去。只可惜,潮水并不会如此轻而易举,往往是在海滩、暗礁、悬崖的阻挡下,并非停在原地,而是形成逆潮水而流,慢慢退去。如果可以研究,每一粒潮水,大抵也是两种力量作用下的状态,顺势向前翻滚的波浪,逆势回流回来反向的阻力,形成波光粼粼的海面吧。

同样,无论是社会还是科学,总需要在大势所趋之下,有一些逆潮的声音,而且他们很可能是在拯救,而非阻拦。这一点,假如不能认识到,那便是极容易被浪潮裹挟,成为人云亦云的洪流之音。假如没有人独具一格的提出独特见解,我们不会觉得这是问题,而这样的独特见解,往往是抓住了本质,而且是逆潮的声音。

比如:时下最热门的大语言模型(类似ChatGPT),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令人惊呼的时刻,改变未来的时刻,即便是带有危险和安全意识的认识,也不过是潮流之下,继续推动发展的助力者。对于我这样的人而言,即便不擅长顺势而为,却也难免裹挟前行。而当我听到一种逆潮之音,本质是生成式,而非大语言模型时,我是被这样独特的见解所吸引,而且快速表现出赞同的倾向。

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逆潮观点就是正确的、客观的,当然也不应该说当下的潮流观点是错误的、经不起推敲的。而是它们都应该存在,就像是逆潮之水仍然是海水。而我之所以被吸引,实在是当下这样的声音太少,独具一格的观点和思考太少,很容易就陷入到潮流观点之中,淹没了。

另外,我不是非要逆势而行的那种偏执狂,而是有思考、有逻辑推导、有客观现实、并且围绕现实问题不断推进这种观点的行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逆潮观点。不像现实情况下,那些胡搅蛮缠,无理也要占三分的反对者。

因此,我们需要听一下逆潮之音,无论多么违和,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即便感觉是天崩地裂,也应该接纳。否则,我们能看到的不过都是洪流的泥沙俱下,而无法真正看清,或者看到那些暗流涌动之下,还有真实存在的事物。

可惜,每每听到那些不悦耳的声音,总会令人不悦,或者让一些坚定的拥趸们口诛笔伐,这才是最让人感觉危险之处。

总结

逆潮之音可以称之为互补性,是对主流趋势和方向的补充,这样的声音,应当多一些,才能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不成为人云亦云的芸芸众生,而是具有一些逻辑判断、独立思考的个体。

我这个人,随着年龄越大,变得越来越胆小,生怕自己做出的一些决定是错误的,自己的选择是误入歧途,很需要一些不一样的看法,能够提醒自己。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被这样的事情所吸引,也会很快表示赞同吧。

推荐阅读

----大多数人都说好的文章----

关注我

点击关注,持续更新;

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TickTock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