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花
嗨,我是墨花。
今天是个走心局,说说心里话。
年底了,本职工作超级多,连周末都一直抱着电脑加班。这个过程持续了10天左右,直到现在才感觉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过去10天,没怎么读书,也没有输出,连朋友圈都只发了两条。
12月下旬的工作还有很多,但基本上大方向敲定了,所以内心安定多了。否则就是整个人的心是悬着的,丝毫不敢松懈,都不敢把精力留出一点分给读书和副业写作。
这短短的10天时间,没有读书和输出,我感觉像是过了100天那样漫长。从这一刻去回看过去的10天,我有许多感触:
[太阳]
1、对于生命而言,心力就如空气一样重要
我反思这10天来,没有读书+输出,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吗?肯定不是的,即便超级忙,一定能挤出时间来的。
忙了一天的工作,实在太累了,我一般会刷10分钟的短视频放松一下,但为什么不能替换成看10分钟书呢?
原因就在于“心力”二字。我喜欢投入和沉浸地看书,即便是看一页,我也有许多感触,于是整个人就会沉浸其中,这是需要心力的。
而当我被工作的高压笼罩时,内心是紧绷的,不敢分一点心力给读书,怕自己贪婪,看了10分还想继续看,看了之后感触很深想做输出,那么时间打底就是30分钟-60分钟起步了。
所以我选择,集中注意力,先把工作搞定,这是原则问题。
2、那些来到生命中的人和事,学着接受和臣服
这几天工作忙,除了日常工作增加,还增加一个难度挺大的工作,原本是可以拒绝的,但因为领导的信任,再加上自己也想挑战下,就稀里糊涂接了,结果就真的挺难。
任务本身不容易,再加上因此带来的心理压力,最终耗光了所有心力。
这个过程中,我很懊恼,当初拒绝就好了,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内心呢。但随着任务一点点像蜗牛一样推进,我也开始慢慢有了掌控感。
我从原来的抗拒、懊恼,到中间的无助,后来变成了接纳和臣服,最后事情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还是觉得:既然来了,就接纳吧,去做就好了,只要在行动,就会有进展,事情是人做出来的,而光只是想,是会把人想“死”的。
我相信,经过了这样一个难的事,后面我会慢慢积累这方面的能力,以后这类的事,我就可以开始上手了,相当于习得了一个新能力。
这是多么值得欢喜的一件事呀。
3、读书和写作是我的药,不能停
经过了这些天的高压之后,现在可以喘口气,我终于可以拿起一本书,看上一会,但也不能看很久,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投入地写一写我的这份“矫情”和思考。
这种感觉,就像是鱼儿回到了水里,畅快自在。
读书和写作是我的药,不能停。(这里的写作指的是我的副业写作部分,包括写书评,写碎碎念,写感悟等。)
虽然这10天,我因为精力或心力不够,只能暂停读书写作。但拉长时间线到一个月、半年、一年,如果我都没有读书和写作,我肯定会“生病”,而且不是一个小感冒,一定是一场慢性病。这里说的是内心方面的匮乏和空虚,生病是比喻的说法。
我现在想来,这几年我真的是持续不断地通过读书和写作来给自己“吃药”,才得以舒缓工作、生活琐事带来的压力和重担,让自己能有抽身的间隙,给自己充满电,再次将自己丢入工作和生活的双重重压之中。
这么说或许有些矫情,人人都在生活,难道就我最苦最累,一定不是的,比我辛苦的人很多。但我说的是,那种被不愿意做又必须做的事牵着鼻子走,这种感觉大家一定有,这是责任没错,但人不能仅仅为责任、生存这些东西所活着,应该有一片纯净的栖息地。
对我而言,读书和写作就是这样一片栖息地。这也是我可以在没有什么变现的状态下,也依然孜孜不倦地持续做这件事的原因。
因为写作和读书首先具有疗愈功能,这就已经抵过很多金钱了。
4、当一个人忙到没时间停留,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我知道,高压的工作状态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让我走出舒适区,去做一些更有挑战的事。但如果持续这种状态,一定是有地方出问题了。那肯定就是我在做着自己不擅长,但又必须做的事。
我始终认为,人生的终极方向,是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基础上,一点点叠加挑战和难度,这才是可持续的。
工作很忙,但读书写作不能停,这句话是提醒我自己的。
因为啊,读书写作之于生命,它有时候不是必需品,钱和生存才是必需品,可是这件热爱的事,最终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质量和深度。
当然,先生存再发展,这永远不会错。对于我来说,算是已经过了“生存关”,在寻求下一个人生阶段的“质量关”“幸福关”的路上。
所以,我宁可很累,也要在工作之余兼顾好读书写作这件事,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会奔赴这条我热爱的路,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是还需要一个契机,仅此而已。
好了,今天的碎碎念就到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