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眼里的许三多

一场国庆长假,境遇和天气一样,坐了一次过山车。参加了一场婚礼,招待了一场聚会,跑遍了市区的医院。庆幸,一切如常。

漫漫车程,和儿子进行了一场交流。从历史“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的秦朝”,到当代“高通胀到处煽风点火的世界一哥”;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心学,到东边邻居“快娱文化”里失去的20年。谈古说今,品人生,论天下,车窗外风声雨声。

人,活到一定年龄,是牡丹花开,还是青草含羞。

儿子问我,为什么这次聚会要搞得这么正式。我问道,你有过离别难过的时候吗,他说小学五年级换学校的时候,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分手挺难过。我说,这样的离别应该还是有机会相聚,而有些离别却是一辈子的遗憾。我能感受的,就是外婆的离世,整整两年还时刻会想念,再后来每次经过她的坟前都仿佛被注视了一样发呆。也许,如今是经历这样的生死相别多了,已然没有了悲伤,或许说没了悲伤的权利。是麻木,还是成熟了,不予置评。但,至少懂得了什么叫“珍惜”,所以当看到合计几百岁的人围着打麻将的时候,甚感欣慰,即使明天永别,至少今天相拥欢庆,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然,抛砖引玉的目的,还是要多多督促他要“先知先觉”,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力争更好的成绩。

前两天,看到一篇对《士兵突击》这部电影的影评,还是感同身受。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许三多,却多数活成成才的样。目标感太明确,不见得是好事。前几天和几位事业小成的朋友相聚,说这个毕业季招聘了几个,后来找理由辞退了几个。其实好高骛远本不是问题,前提是要有“高远”的资本。从前我们在科研单位一直倡导“谦虚”,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进单位后的前几个月,要先到车间熟悉各个工序,才能坐办公室开始设计。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要深入用户一线,座谈应用管理人员,汇总错误进程,测试区块数据。

“谦虚”不代表“无学”,学为致用,学无止境。

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这么一群人,没有什么学历,说话腼腆,具体工作不是很体面。但是,阳台吊顶,“勾股定理”运用到数学老师额头冒汗;管径安装,对各种水阀,如数家珍;给十几万的服务器,修一个直径8.8cm的接头孔,只要一台手持切割机,分毫不差。那一刻,他们是人杰,是大师,是匠人。

放下你所有的过去,无论是荣誉还是耻辱,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劣。我们希望保留你的锋芒,但他应该属于无坚不摧的先锋。过去,只是你脚踩的基础,想要跳得更高,就要试着突破,攻克更多的困难垫于脚下。

解决问题,即是弥补自身不足,更是改革创新。

成才眼里的许三多,也许是傻。但是,他懂得珍惜,面对问题“不抛弃不放弃”。也许,他不清楚什么或怎么样才叫“成功”,他只知道做好每一次任务,最终在连长的眼里成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