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一种修行,叫“专注”

古人说:“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一个人专注于做一件事不难,专注于一段时间也不难,难的是把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认真、用心地去做好。

人到中年,身体和精力开始走下坡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游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想要实现“突围”,就必须让自己越来越“专注”,集中精力去做成一些事。

这意味着对自身体力、智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熬”过去了,人生便又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了。

01

人到中年,专注于事业,安身立命。

人到中年,无不是家中的顶梁柱,工作给予一个人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养家糊口。

但人不是机器,虽然会为了果腹御寒而选择“被迫将就”,但当职场的环境糟糕到让一个人喘不过气,很多人便开始在“熬下去”和“自己闯”之间做个了结。

终归,对于理想的追求,会促使一些中年人,坚持心中所爱,坚定做自己的事业。

宋宁宗时期,画家梁楷获赐金带一条,这是作为宫廷画师的最高荣誉,也象征着成就和地位。

可他却厌倦了作为“待诏”,根据皇帝的授意,画些指定的作品。某天,他将金带挂在画院的墙壁上,离职而去,从此被人称为“梁疯子”。

之所以有如此“逆天”之举,是因为,梁楷开始醉心于自己的“减笔”画创作。

不同于当时画家喜欢用绢纸绘画,他喜欢生宣的润墨性,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寥寥数笔,纯粹以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人物,给人以意趣天成之感。

他画了一副《泼墨仙人图》:画中的仙人,是一位醉酒胖和尚,他额头宽大,五官紧凑,目光因酒醉而迷离。画面没有背景,大片的留白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成为水墨人物画的一个开端。

千年之后,梁楷的画作依旧被人追捧,他的盛名在历史的长河里,也从未褪去光环。

虽然身为打工人的你我,终其一生,也难再成名成家,但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业,敢闯敢拼,哪怕从一无所有开始,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舍得努力,只要永不言弃,总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有了这份“小事业”,安身立命便有了十足的底气。



02

人到中年,专注于学习,修身养性。

浮躁的世界里,人们最难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做事。

而一旦做到了这一点,那些想要的、渴望的,便会与你不期而遇,并让你无限接近内心的纯净与安宁。

在这个被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少人跻身网络,想从中觅得一条谋生之路。

写文案,拍视频,剪辑视频,看似简单的背后,无一不是知识的累积和铺垫。

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暴火”文案,有的只是日积月累的坚持。

当一个中年人,开始像个小学生,重拾书本,重新做个“好学生”时,即便窗外弥漫着喧嚣,即便日子依旧焦头烂额,但心中的光重新被点燃,日子又有了新的奔头。

学习技术,哪怕只是学习蒸包子、发面做馒头,也会因为掌握了配比,包子馒头有了良好的卖相和口味,而让自己信心大增。

更不要说其他复杂一些的技术了。

那些能让自己脱颖而出,无可替代的“一技之长”,往往是在沉浸式学习后,获得的一项本领。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一个个知识点全面掌握,更要博览群书、开阔眼界;由此,让自己与先贤圣哲对话,与行业精英比肩,如同涵养一颗珍珠,在痛苦的磨砺中,逐渐熠熠生辉。

一个中年人,还能吃尽学习的苦,也就逐渐练就超然物外的胸怀与气度,无往而不胜。


03

人到中年,专注于当下,取舍有度。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唯有当下,才是脚踏实地的存在。

人到中年,每一天,都是最重要的一天。

想到要去在做的事情,就立即去做。比如健身,不要等风停了,雨住了,太阳不那么炽热了,选定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先跑起来再说,直到大汗淋漓,体会到那种久违的轻松畅快,就很好。

所以,专注于当下,意味着当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手头上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就按部就班去完成吧。

在职场中,哪怕有些工作是小领导或其他人想方设法“硬塞”过来的,与其撕破脸争个高下,不如当成学习锻炼的机会,用一次次漂亮的业绩,给予对方“啪啪”的打脸。

生活中,迎来送往、人情世故、家务琐事,若非有平常心以待,难免心生不满,矛盾重重。当一个人习惯于专注当下,就会心生感恩,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珍惜那些该珍惜的,舍弃那些费尽心思也求之不得的。

也许,日子还是那样平淡,烦恼和困顿也依然不时袭来,但这就是我们生活啊。

04

结束语

人到中年,学会做个“专注”的人吧。

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学习,专注于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越是收心归位,越是能在平淡生活中发现别有洞天。

渐渐地,我们就活成了独具一格的自己,成为人群中,那个安静却笃定的人。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