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人生指点迷津,给你的事业建言献策

创新,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创新是各行各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辉煌的发展成果,创新功不可没。创新,是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国家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做强做大的灵魂所在,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提起创新,不少人的脑海里闪现的是“高、精、尖”和“一流、领先、空白”等令人羡慕的目标和业绩,其实不然,创新,既体现在常人难以企及的高端项目里,也展现在司空见惯的工作中,可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

一、思想观念要创新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难以想象一个思想僵化的人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和计划。思想观念要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

一是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国家利益至上,服务服从并引领市场,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先进,高屋建瓴,提出的目标切实可行,采取的措施坚强有力,在行业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二是学习科技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站在潮头,敏锐地发现机遇,果断的拼搏进取。

三是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创新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勇于探索,勇于改革,才能使自己视野开阔,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永远处于活跃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四是敢为天下先。要有一股往前冲的劲头,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要有别具一格的思路,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勇于探索未发现的路子。

改革开放初期,好多人的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国家的经济形势发展缓慢。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推动下,国人的思想得到解放,积极性空前提高,探索社会主义生产模式蔚然成风,勇于改革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地解放,“承包制”风靡神州大地,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

二、思维方式要创新

思维方式的创新对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忙碌在平凡的琐事中,而这些司空见惯的做事方式和工作态度又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导致效率低下,一些人看不上这个方面的创新,一些人不屑于做这些难以显山露水的事情,一些人甚至认为这里面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必要。这都是不正确的。

宏伟的事业为我们进行思维方式的创新留下了广阔的天地,平凡的工作蕴藏着创新的萌芽。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方式,换一个做事角度,改变一下内部结构,效率肯定要提高很多。所以说,思维方式的创新,看似微不足道,其实意义非凡,功德无量。

三、经营管理要创新

对企业来讲,经营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始终是每一个企业孜孜不倦的目标追求。要引用、吸收、消化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对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体制机制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基础管理的完善,对人力资源的调配,对奖金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都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旦创新成功,必定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科研技术要创新

科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是一切创新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在待遇上给予优厚,为企业储备大量的科研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

其次是改革科研体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旧有模式,对科研技术上的创新予以坚决的扶持、支持,在资金上、物资上、人员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第三是要对科研人员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理念的科研人员要支持、理解和宽容,对出现的失误甚至失败要勇于承担责任,形成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氛围。在后勤保障上做到没有后顾之忧,使科研人员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新,是一项经常性的事业,需要认真细致的组织和策划,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想法,要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要在配套措施上考虑周全,防止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的波动和反弹。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按照客观规律稳妥推进,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新是一个常态,没有终点站。我们一定要把创新放到头等位置,在舆论上形成风向,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在激励上予以重奖。唯有不断创新、再创新,才能找到出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企业做强做大。

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大显身手的竞争舞台已经形成,创新时不我待,创新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