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软瘾,满足精神需求,创造美好生活方式

你希望拥有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吗?

不再无聊地刷手机;

不再为了追一部网文彻夜不眠;

不再控制不住地买买买;

不再为了让人看见而故意八卦;

不再总感觉内心空虚需要做点什么填补……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想,我想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我想要掌控我的生活,我想要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也是这样渴望的,我也在努力识别、克制软瘾、改变生活方式的路上。

最近在读一本书《软瘾》,核心诉求是“终结那些窃取你时间、夺走你生活的强迫性习惯”。读这本书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反复思考,不断比对自己的行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刷手机、逛网店、买衣服、看网文了、追八卦等等。

我深深地被作者的一句话震撼:“你不会死于软瘾,它只是让你活得不够好”。若是想要自己活得好一点,那就得正视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软瘾。


这本书的作者朱迪斯·莱特,是婚姻与生活方式方面的专家,她的另外一本书《如何正确吵架》在国内成为畅销书。根据反馈,这本书挽救了很多家庭的婚姻与恋情。针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朱迪斯·莱特已经有超过15年的经验,帮助很多人走出软瘾的沼泽。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沉浸在软瘾行为中的我们具有很大启发。

— 1 —

什么是“软瘾”?


在作者看来,软瘾可以是习惯、强迫性行为、反复出现的情绪、生活方式或思维模式。

软瘾的本质是,他们能够满足表面的欲望,却忽视或阻碍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它们用一种肤浅的快感或成就感替代了真正的感受或成就,使我们忽视自己的感受和精神世界。

作者将软瘾划分为四个类别:

第一类:行为。一些我们习惯性沉迷的活动比如刷剧、社交、购物等活动。

第二类:逃避行为。为了逃避某些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而表现出相反的一面,比如装成社恐避免跟自己讨厌的人打招呼。

第三类:情绪/生活方式。当你因为掩饰失败引起内心失落的情绪,却传达给他人以“重在参与”的轻松情绪。

第四类:食物/消费品。


— 2 —

如何识别“软瘾”?


在《软瘾》中,作者建议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软瘾行为:

我在这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金钱?

我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我自己看网文这件事,回想曾经,我每天花在看网文的时间上最少都有5-6小时。

那么我为什么要看网文呢?动机是什么?填补无聊的时间还是逃避现实还是满足未被满足的公主情结?也许都有一些。

最后,我的感受是什么?答案是看完以后,只有身心俱疲,身体的累还好说,休息一下、运动一下就回复了,问题是精神上会有无尽的空虚感,甚至会因为怎么又沉迷其间而鄙视、怀疑自己。

所以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软瘾,一种满足于表面欲望,而忽视了深层需求的行为。

— 3 —

克服“软瘾”,除了填满时间,还可以改变态度与做法

我可以明确地说,我知道怎么做是对我的工作、生活有利的,但是经常会在忙碌过后,有那么一两天很颓,没有兴趣没有精神也没有力气,就是想赖着,于是就找一本口碑还不错的网文开始看,一定要翻完为止,很多时候,这些书的逻辑很差,那也会一边唾弃一边看完。

对于我的这种行为,我也是一边唾弃,一边间歇性重复。

为了克服这种行为,我主动兼职,主动开选修课,主动做志愿者,没有课的时间,一定要去爬山或者骑行,总之,我让自己一直忙起来,没有沉迷其中的时间。看上去,好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感觉自己很累,发自内心的累。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在反思,原来我忽略了我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我只是把时间填满,但是我的内心还是空的,也就是所谓的“空心人”。

除了把时间填满,被动地克制软瘾以外,在《软瘾》这本书中,给了我们另一种方法。

以喜欢看电视追剧为例,另一位女性也喜欢看电视,这位女性不是盲目接受电视节目,而是自身带着目的去看电视,她会挑选一些有启发性、有教育意义,或者能带给她思考问题新角度的节目去看。

她比较喜欢外国文化、自然、艺术等节目,所以她会为了自己喜欢的节目,提前安排规划看电视的时间,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主动吸收新鲜事物。

这个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不是依靠意志完全戒掉一种行为,而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与做法,主动做出选择看什么内容,获得什么信息,输出什么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自己的经验归纳为8个关键的生活技能,分别是:

Øü做出你的核心决定

Øü确定你的软瘾

Øü关注你的思维

Øü破解你的软瘾密码

Øü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Øü构建你的愿景

Øü通过加减法来实现愿景

Øü获得支持并负起责任

— 4 —

写在最后

日常生活中,软瘾很细微但足够强大,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软瘾也足够诱惑,我们不知不觉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为主要的是,软瘾足够迷惑,让我们满足于表层欲望,而对精神需求麻木不觉。

《软瘾》这本书精心设计了“更多思考”“更多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软瘾的特性,并熟练掌握应对软瘾的方法。

在本书作者的指引下,相信我们一定能专注于个人愿景,破除软瘾“阵法”的密码,捉拿“时间杀手”,享受更充实、更有趣的生活。

知易行难,学习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记住这个观点很容易,但是想很自如地使用就很困难了。

好在,《软瘾》一书中给出了大量案例来诠释如何使用这8种技能,以及如何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提升满足精神需求的能力。

相信经常翻阅,不断刻意练习,定能摆脱软瘾,满足精神需求,创造美好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