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激起我对生活的另一种热爱

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处是重生!经历了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我完全改变了。不是那种消极,是种豁达,是对生活的另外一种热爱。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写过东西了,我都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写出像样的文字呢。没事,一向文字质朴的我依旧质朴,但情感是真挚的。平凡的生活平凡的记录,有些事是有必要记录下来的,毕竟记忆力真的越来越不好,还是文字靠谱。几年,几十年以后仍然可以翻看,而且,到那个时候,可以轻松地笑笑:那段时间终于走过来了!

人总是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慢慢成长。这种成长与年龄无关,不然我也不会在临近半百之际才走向成熟,而不至于一直处于对世事的单纯想象里。虽然让自己算不上“大彻大悟”,但也算是活得通透一些吧。何必为难自己呢?有些东西没有必要再去追求了,有些事情也不必在意了。告诉自己,每天健康地活着就很不错了,我这还得感恩上天呢!

本身喜欢安静的自己,经历了一些事后,更是变得安静,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除了办公室,其余时间几乎都是独来独往。之前还隔三差五地与朋友聚餐,然后一起在操场上走圈圈聊天。现在在他人眼里成了越来越高冷的人,在必要的场所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其余时间在人多的地方不会有我的踪影。即便是跑步锻炼,也喜欢一个人。没有了闲聊,没有了聚会,没有了三五几个的八卦,我的日子简单过着,无关乎他人的评判。

这样简单的日子,弥补了之前欠下的时光。大概是在今年疫情收假后的某一天,我已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回到老妈家看他们。采茶时期的热闹让老爸老妈不再孤寂。突然人走屋空,让老妈顿感落寞。于是从那一刻起,我便承诺母亲,以后的日子我会尽量赶回去陪伴他们。于是这一陪就是差不多两个多月,而且老妈都有了一种依赖。我盼望着假期的轻松自由,老妈却不想两个月的等待。于是,心里矛盾极了。所以无论多累多热也都坚持每天回去做饭陪伴。这两个多月的陪伴超过之前所有的陪伴时间。我想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时间,也都是无悔的吧!

有那么一两个月的时间吧,特别焦虑,一直为身处的困境而烦忧。学做视频,学发抖音,抄书打卡,把自己业余时间全花在这些自以为能帮自己解决问题的事情上。但是最终放弃了,改变不了困境,反而让自己更焦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不过,那段时间的“鸡汤”的确有治愈自己。时刻铭记着第一个抖音文案: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我常常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相遇的人和事都是命中注定要经历的。凡事都有好坏,或许现在的我就是绝境后的重生,成为了一个新的我。

当然,这与我之前读过的各种治愈系的文章不无关系。特别是上个周买回的于娟那本《余生未完成》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当一个人真正患上疾病之后才深知健康的重要。那些当初追逐的名利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如今,我常常想,我现在的健康或许是我成长的代价所换取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因此变得让我安心,真是这样的话,一切的付代价都是值得的。至少,现在家庭的变化让我幸福知足。

儿子在不断变得成熟懂事,老公的一切我都能彻底接受,这种诗意的人生甚至还觉得不错。和谐,是之前没有过的。既然自己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想过多的事,那就顺其自然吧。其实,心累都是自己逼的,何苦呢?自己原本并没有那么重要,别人同样会很好,一旦戴上有色眼镜,心里的落差就会很大。希望,失望,郁闷。无法改变,适应吧,也没啥不好的。

上个周无意间与一女同事聊及家庭,实际我从不与别人谈及自己或别人家庭,不仅仅是双方隐私问题,基本也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或者聊起来的话题都是伤害。现在不同了,别人要是谈及至少不会回避。只要内心的心结打开,也就无所谓了。

二婚的她身体现在不算好,神经性耳聋,身体活动不比正常人,也因此从教学一线到了后勤岗位。自己无孩子,做了继母。善良的她对孩子很好,视为己出。对孩子的管教老公倒也不会计较,也正是这一点才让她能在第二段婚姻里继续走下去。老公不会做饭,每周五晕车的她回到市区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屋子做饭。在生病期间也缺少老公的照顾,倒是儿子还不错。

听了这番话,倒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至少这段时间。每次回家都有现成的饭菜等着,父子两人煮饭洗碗各自分工明确,我只管坐在那里享用就是。完了,看书也好,休息也罢,出去跑步也好,雨中漫步也罢,老公也都陪着,这让我知足了。当然这都是在经历一些事后彼此开悟的结果。如果说,所有的一切好的变化都是靠成长的代价换取,也算值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场经济的灾难算是带给我全新的生活。加油,一切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