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都这么努力了,还是感到很焦虑?

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好像,只要我们去努力了,就可以过得更好,但事实真得如此吗?


大多数情况下,努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期许,但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换来好的结果。


即使有时通过努力得到了自己一直期望的东西,但结果似乎也没有带给我们多少快乐,倒是经常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这时,你还觉得“幸运”吗?

自己随手拍的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却变得越来越焦虑呢?无非三个原因,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社交媒体的各种光环刺激、努力方向过程不够具体。


01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是引起焦虑的根本原因

萧伯纳说:“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当你填满了一方,前面又有另一处等着你来填。


小李初入职场的时候,每月工资四千多,扣掉房租、水电和生活支出之后,根本就存不了什么钱。


后来,随着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老板的赏识提拔,小李的工资终于达到了月入过万,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反而变得焦虑了。


因为在上海这个地方,即使他工作几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套房。他想着如果自己每年能够赚四五十万就好了。靠着以前积攒的人脉和灵活的头脑,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如今年入百万,房车皆有,但他仍然感到不快乐。作为公司负责人,他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焦虑不安的情绪也越发频繁。


小李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打工仔奋斗到年入百万的公司老总,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传奇,但事业有成的他,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呢?


归根究底,源于他内心的欲望始终未得到满足。

自己随手拍的


生活中不乏像小李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赚到一定的金钱后,内心就能得到满足和平静,但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当目标达到之后,又会一次次努力追求更大的目标。

久而久之,便忘了当时努力的初心,同时也难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了。


所以,当我们在不断追求,满足自己内心欲望时,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划出一块放松休息的地限。


欲望,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常言道,寡欲心自清。


当一个人的内心欲望变少了,烦恼焦虑自然也会少很多。


02你的快乐可能正在被社交媒体逐渐吞噬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每天刷抖音、小红书或者某社交平台,动不动就看到别人从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奋斗到令人艳羡的样子,网络人均收入也动不动月入过万、十万和几十万的。


这个时候,即使你觉得人家的收入不一定是真的,但内心还是避免不了这样的刺激。


就连有时候刷朋友圈,突然看到某位以前的同学生活得比你好的时候,也会不禁感叹,这个人他怎么过得这么好,都是一样的年龄,人家怎么会领先我这么多呢?然后你感到自己好像陷入了焦虑。


社交媒体上的同龄人们仿佛人人都有所成就,而自己却依然碌碌无为。


安妮宝贝在《彼岸花》里写道:“那些隐藏在心里的恐惧会慢慢地在时间中变成柔软的绳子,然后捆绑住我们。”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当你开始陷入网上各种眼花缭乱的励志人生和高昂收入以及幸福制造感中时,就容易产生焦虑的恐惧,它们把你的生活搅得浑浑噩噩的,而你却还不自知。


有时候,太过渴望成为别人优秀的样子,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这容易让我们忽略自身的价值,把自己推进停不下焦虑的怪圈。


在这个满是高分答案的社交媒体上,我们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状态展示便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漩涡。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背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领悟能力都不同,努力换来的结果自然也会有差异。

自己随手拍的


卞之琳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当你艳羡别人优秀的同时,也许别人也在羡慕你的恬静淡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别人很优秀,你也很不错!


别让社交媒体吞噬了你平淡的快乐,也别让社交媒体上的各种成功将你带跑了。


不必太过羡慕别人拥有的,也不要着急否定自己的价值。纵使他人千般好,踏实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便是最好的状态。


03因为目标不够具体,所以无故陷入焦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那些经常受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焦虑产生的原因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过程。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多,做得少。


脑子里整天想着如何升职加薪,如何提升成绩。实际呢,啥行动计划都没见过影。


嘴嗨式的理想不知道毁了多少人,也不知将多少人送进了焦虑的牢笼。


就比如说,你想升职加薪,那你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条件?你又该为这提前做好哪些有利的条件准备呢?


当你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之后,你就会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来完成。这时,你也就不会再感到迷茫焦虑了!


马云曾说过:“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减少踌躇不前,反反复复犹豫的坏习惯。把想做的每件事都聚焦到它具体的事物本身。


结束语

近两年疫情的反复导致经济一下陷入了低迷状态,网上也不断传出各大公司裁员热潮,就业困难成为不少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想,或多或少,我们大多数人都为此感到过焦虑、迷茫和忧虑。


但我想说的是,凡事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节奏。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即使面临困顿,我们也不要被它打乱了自己的脚步,耐心一点,踏实做好自己当前应该做好的事,提前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来源网络

你所焦虑的事,缺了它,不一定就会影响你的人生,但你正在焦虑的事,一定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你,你现在可能需要暂缓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自己是不是走得太急,或者方向走错了。


学会拥抱焦虑,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的轨道,走出“越努力越焦虑越无力”的怪圈!


【今日话题:你觉得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吗?你有经历过哪些焦虑的不安?】

【我是麦冬,热爱阅读,衷情文字,很高兴在这遇见您[大笑][大笑]】

赏识的话,点个心心❤️或者转哈!

祝君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