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部分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拼命的追逐财富,都想着尽快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不用再为了物质而发愁,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
但是人老了之后,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才能够明白。其实有钱,只是能够解决你的物质需求,但是很难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人到了晚年能不能过好生活,除了有钱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是受益终身的,并不是有钱就能够带来的,而是平时点滴的积累,日积月累形成的。
人老了才明白,最大的底牌不是有钱,而是3个“习惯”,受益终身。
01、人不可能完美,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自我反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我们看到品德比我们高尚的人,也就是“圣贤之人”,我们要尽量的向他们学习,去看齐;遇到品德低劣,人品不好的人,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一些不好的行为,然后及时的去纠正。
所以生活中品德高尚的人,往往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我们要知道哪怕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但是人不怕犯错,就怕知错不改,做错了事情,如果你能够及时的纠正,避免下次再犯,那么你就是有进步的。这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不断的改进自身,努力成为一个尽善尽美之人。
02、从来不会居高自傲,保持谦卑的态度,低调做人。
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很多人为什么刚开始发展的很好,反而走到后面结局很不好。其实就是因为他短期取得的一些成绩就很高傲,没有了敬畏之心,这样的人往往他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梁·简文帝《蒙华林园诫诗》
当你身居高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得意满,要去想想自己还有哪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保持敬畏之心。
比如一家企业发展到很壮大了,但是你也不能觉得自己就安稳了,要有忧患意识,不然很容易就被竞争对手抓住了你的弱点,一举将你击溃。
所以其实人也是一样,生活中不要太骄傲,一旦你骄傲了,那么就很容易出问题,尽量还是要保持谦卑,降低自己的姿态。
生活中不要去得罪任何一个人,做人尽量尽量低调一点,不要去炫耀,也不要去攀比。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够了。
03、“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待他人宽容一些,对待自己严格一些。
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人”,往往是对待他人很严格,对待自己却很宽松,觉得别人做的都是错的,经常去抱怨、指责他人,而不是从自己的身上去找问题。
但是,君子往往都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待他人,都会宽容一些,但是对待自己呢,要求却是非常的高的,他们会对自己是极其苛刻的。
一旦你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经常去指责、抱怨他人,而不是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问题,那么你的生活肯定是过得很不如意,心态也很不好,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真正好的习惯就是对待他人,宽松一切,尤其是对待自己的老伴、兄弟姐妹,有不要去斤斤计较太多,尽量的多点包容,被老伴说多几句,也不要怼回去,要按捺得住,不要冲动,要沉得住气。
多修炼自己的脾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平稳的人。
别人做的好不好,那是别人的事,我们管不着。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高一点,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持之以恒,你的心态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会更加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