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病了,心不能病,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把自己活在框框套套里,把自己活成机器。
自己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讲,随心随意的中年人,自2018年喝酒脑溢血后,虽然没自暴自弃,但“病人”这把枷锁就一直套在自己身上。心情大变,变得沉默寡言,封闭自我,总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病人,跟正常人有一定的差距,变得自卑。每天都是独来独往,不喜欢跟人说话,走路都是戴着帽子,而且还把帽子压得很低很低,低着头走路,生怕别人认出自己。偶遇熟人打招呼,都是面无表情的“嗯”一声或木讷的点一下头。陌生人问病情,都是装哑巴,不说一句话,整日恍恍惚惚,犹如行尸走肉。过的是“自我孤独自我愁”的日子。
特别是康复锻炼,就像机器一样按作息时间表锻炼,本来有作息时间表是好事,但自己却把作息时间用死了,总按作息时间的框框套套来锻炼。简单说吧就比如走路半小时,或上下抬手100下。不管自己当天身体状态好不好。自己就是机械式照数值做,身体状态不好时,经常累得像狗,反而适得其反。
这样的日子持续1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恢复几乎是原地踏步,没一点进展。后来自己试着调整心态(我写过改变我心态的文章),试着融入人群,融入社会。主动跟熟悉的人打招呼和笑脸相迎,跟在一起锻炼的陌生人主动问候。刚开始都是自己热脸贴冷屁股,慢慢的别人也会笑脸相迎,也能融入在一起闲聊。锻炼时运动量运动方式都是根据自己身体状态调节,身体状态好就多锻炼一下,状态不好,就少锻炼一下 。累了就休息一下或找病友闲聊,劳逸结合。心情变好了一些,锻炼起来也轻松,而且恢复的进展也比以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