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
每天都在做不同的事,究竟怎样才能算过好一天,决定于做成了什么,而不是做了什么。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并不在于出身与努力的程度,我不是说出身和努力没用,而是想说在没有好出身的情况下,需要靠努力;
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又要做什么才能尽量减少与别人的差距呢?
我觉得就是要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
听书我一开始非常抵触,我觉得听书并不是得到知识的一手途径,听过就过了,并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系统,那在之后就没法调用。
直到短时间我接触了某宇宙,之后又接触了某拉雅等软件,在其中听了一些课程和故事,主要是财经、法律课程以及真人自述的故事,我才改变了我之前幼稚的想法。
只要是真的在摄取知识,途径并不重要
就像学外语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的语境是一个道理。
在耳朵边总有些外语,零星的也能听进去几句,不知不觉就能沉浸其中。
之前听过一个笑话,有一名网友说自己有几盘英语磁带,他在刷碗的时候听、洗澡的时候听、吃饭的时候也听,后来参加了一个英语考试,结果只得了8分。
后来才知道自己考的是雅思。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我认可一个观点:去做总是有用的!
不论途径、不论方式,只要去做,只要沉浸!
就像听书这件事,明明我不认可,可在去做之后,才发现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
不知不觉之间我了解了经济领域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还了解了心理学领域的“登门槛效应”。
不仅如此,听过陌生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事“见微知著”,也更有同理心了。
这些都是听书带给我的进步。
我在坐公交时听书、做家务时听书、洗澡的时候也外放着,使我自己总沉浸在这样的“语境”之中。
我发现我好像了解了一些职场中很实用的应对法,也了解了不同视角下的案件解读,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
总之,貌似生活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中。所以我将这个方式分享给你,真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朋友们!#头条文章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