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错是不是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们的日子》里王宪安投机倒把做起走私,东窗事发后,哥哥王宪平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他摆平,也不允许别人去求情开脱,而是秉承着自己的原则,让弟弟接受法律的制裁,在他看来弟弟犯了错就应该承担后果,纵容包庇只会害了他。
年轻的时候可能会不理解这样的行为,一个人犯了错,知道悔改,难道不应该给他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吗?不是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吗?如今明白知错能改的人确实应该给机会重新做人,但前提是得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行。王宪平这样对待弟弟的方式才是大爱,才能真正挽救他。
想起曾经有一个朋友A,那几年他处了个对象,两个人一起的时候花钱大手大脚,日子久了入不敷出,为了保持这种生活质量,朋友瞒着对象和家人向不少朋友借钱,最后甚至借起了网贷。
为了还网贷,朋友A陆续借了更多的网贷,拆东墙补西墙,不知不觉债台高筑,背下了30万左右的债务,后来终于还不上了,催收也接踵而来。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收到了他催收的信息,几个要好的商议着帮衬一下,让他先度过这个难关。
我和几个朋友觉得可以合力支持几万块让A把最要紧的先还上,剩余的让他和家人坦白后再好好想想办法慢慢还。可是朋友B觉得要帮就帮到底,他不但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十万块私房钱,还张罗着到处帮A借钱还债,仅仅几天时间就帮忙还清了债务。
A当时对此大为感动,我们也感叹人生能有B这么一个朋友是件幸事,可是我们还是都劝B帮忙可以,但不能这么帮,欠下的债并不是因为天灾人祸,而是因为过度消费导致的,这么帮只会害了A,可是B不听劝,他相信A会改,坚持要一次性帮A还清所有债务。
可是没有想到打脸来的也非常快!
A并没有因此节衣缩食,甚至没有主动提起该如何偿还朋友B的这笔钱,反而不久后又向B借钱,说是还有部分网贷没还清,朋友B本身就因为这件事和妻子闹了矛盾,听到这个消息彻底心寒。他掏心掏肺帮一个朋友,朋友非但没有对他坦诚,还一直索取。
此后不久,曾经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断绝了和A的来往,我们心疼B一片真心付诸流水,不好意思再提他当初帮忙过了头。
如果当初没有那么轻易地解决这件事,让A面对自己的困境,他是不是能够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呢!可结果就是事情解决的太容易了,犯的错付出的代价太小了,让人觉得也许这都不算是一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