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苦难,要感恩,勿抱怨

2022年12月08日23:39:05 美文 1543

《往里走,安顿自己》作者:许倬云

面对人生苦难,要感恩,勿抱怨 - 天天要闻

​这一节,我们来讲讲许倬云先生自己的故事。

身患残疾

许先生说,他的困难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生为残疾,长于忧患,背井离乡,如今已入耄耋之年,更是病残至深,基本上已是瘫痪之人,平日只能靠着病床和病床上的设备,包括电动吊兜,把他从床上吊到电动轮椅上。医院为许倬云在家里布置了一个病房,每周有医护过来探望,大家在尽可能地照顾好他。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从许倬云出生时讲起。许倬云和弟弟是双胞胎,由于母亲生病的缘故,他在胎儿时期肌肉就没有足够的营养,才六个多月大就提前出生了,由于骨头扭曲错位,又压迫了神经,所以生下来就是高度残疾,多亏当时教会医生懂得现代的医学知识,将他放在育婴箱抚育,才保住了一条命。


因为年纪太小,医生建议等七八岁后再想办法做手术,可是到了许倬云七八岁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人连逃命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开刀呢?所以只能拖着,直到他二十八岁了,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才开了五次刀,把两只脚矫正过来,但也只能是矫正到可以走路而已。八十多岁时,因为脊椎骨的原因,许倬云不得不又开了两次刀。现在,他的脊椎骨再一次出了问题,而且更严重,他站不起来了。


在残疾中过了一辈子,用旁人的眼光看该多么不幸,但许倬云说,自然是不幸的,但也时幸运的。幸运的是,出生时医生用当时最进步的知识保住了他的性命。幸运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都非常爱他。他的双胞胎弟弟就像是他的手脚和眼睛。小时候,弟弟每次出去跑一圈,就回来告诉哥哥,树上有麻雀在吃小虫子,外面小孩子在吵,还抱起哥哥一起出门去看热闹。后来弟弟上学,许倬云上不了学,弟弟一放学回来,就告诉哥哥,今天在学校看了什么、学了什么。


这都是他一辈子感激的事情,但是许倬云从小就明白,他必须自立,要学着怎么才能不被抱、不被喂,要尝试自己吃饭、自己挪动。那时没有什么辅助工具,他就坐在小竹凳上,自己往前拉,半寸半寸地挪,再往后,又学习怎么慢慢站起来,每一道关口都是挣扎过去的。当年,许倬云的母亲总是含着眼泪,静静地在旁边看,虽然提心吊胆,随时要伸出手来,但她每每还是忍住不扶,让许先生自己挣扎过去。


许倬云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了,到该读书的年纪,他没有上初中,直接读的高一。学校的老师很照顾他,同学朋友也对他很爱护,愿意给他帮忙。


后来,他又读大学,到研究所,帮助他的人无处不在。在芝加哥时,医院免费替他开刀,一分钱不收。许倬云感慨说,这一辈子,他虽然身体残缺,但是得到了特别多的恩惠和保护,也感受到了特别多的温暖。这些都是他的幸运,也使得他能够撑到今天,所以他感恩,不抱怨。


生于忧患


许倬云年幼时,赶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在战乱和灾难中长大的。那时,他的父亲从武职转了文职,在战区支持前线的后勤工作。许家便一直待在前线附近,日本人一打过来,经常要举家逃难。近则在湖北的几个县流转,远则逃到四川去。一路上,见证了无数的灾害和死亡。


那时许倬云八九岁。家在万县的那半年,半个县城被炸毁烧光,晚上不能睡,老老少少都被笼罩在战争和死亡的阴影里。逃难路上,几百人挤一条船,但是到了危急关头,同胞们都让老人、妇女和小孩先上船,壮汉留在后面。挤不上大船的人就坐小船,小船跟着大船划,希望到岸上还能再见到亲人。


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都无法忘却那段记忆,那种无处不在的恐惧和吃不饱的饥饿感,以及伤兵们无药可医慢慢死去的哀鸣。有些伤兵的腿被活活截下来,有些伤兵只能靠高粱酒洗伤口,许倬云每每回忆起那时惨烈的景象,都不禁哽咽流泪。


战火绵延,忍饥挨饿,他的父亲为了解决军民的粮食,就让当地的保长和父老乡亲在山崖水畔尽量种满番薯,这才让几十万难民和村庄里的几千人都有了食物保障,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求学深造


抗日战争胜利后,接着内战又开始了,许家去了台湾,当时许倬云的父亲已经退休,家里一贫如洗,孩子们到学校读书,下午四点钟下课,能抢到一碗饭吃全靠运气。油、盐不够,菜是白水煮豆芽。


后来,许倬云成年后,到美国求学。书上的字都不认识,只能从学习语言开始,重新适应这个环境。那时没有书本,同学之间就互相帮助,一本书大家轮流抄下来共享。学费就靠公费和奖学金。生活费不够,自己打工赚。吃了很多苦才适应下来。不过,即使适应了,在异国他乡,许倬云说,他们也始终是外人。


如今再回忆当年的艰难,许先生说那些吃过的苦都是福气,困难是考验,面对困难不退缩,熬过来了也不骄傲。他们如果没经历过那些苦难,也就不会变得坚韧和强悍。


现在,许倬云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他说自己老病伤残,医生也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慰他,减轻他的痛苦。许先生的家人都陪伴在他身边,儿媳妇学了针灸,为他缓解神经痛,太太更是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半夜还要起来,看看他是否睡得安稳。


许倬云非常感激他得到的这些爱,他说,上天给了他那么多的恩惠,让他渡过人生的难关。他必须尽力活下去,回馈世界,尽一份自己该尽的力。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