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大致相同,但相异之处更多:这个人认为是善的,那个人认为是恶;这个人认为是秩序井然,那个人认为是一片混乱;这个人感到愉悦欣慰的,那个人会表示厌恶;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人们常说:“每个人的心都不同,就像他们的脸各不一样。”又说:“每个人的想法都是自己的那一套。”还说:“每个人想得不一样,喜好也各有不同。”这样一些谚语足以表明,人们对于事物的评判,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定;他们只凭想象,不顾理性。
如果他们能够理性地了解事物,就会把我的理论看成数学证明一样的东西,即使感觉不到什么趣味,至少也会认为它是让人信服的。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人们所习惯于拿来解释自然的那些观念,只不过是想象的产物,除了表明想象的情况之外, 跟事物的本性并无关系。
这些观念都有名称,看起来好像是离开想象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我们称它们是想象的存在,而不是理性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反驳那些依据这些想象存在来反对我们的人。
例如,有不少人反问我们:如果万物都是出于神最完满本性之必然,那么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缺陷,如腐烂发臭之物、丑陋得让人不忍目睹之物、混乱之物、罪恶之物等等呢?
我的回答很简单:要判断事物是否完满,只能够根据事物的本性和力量而定,因此事物的完满跟它是否赏心悦目、有益于人并无关系。
还有人问,既然神创造了人,为什么不让人只服从理性的指导呢?我的回答是,神有充足的材料来创造从最高级到最低级完满性的所有事物,也就是说,神的法则无比广大,只要是神的无穷智慧所能观照的一切,都可以创造出来。
——伦理学
【本文摘自《斯宾诺莎自述》(黄忠晶编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