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黎明那道光,会越过黑暗......
——题记
“工作状态的人,是最美的人;工作紧张繁忙的人生,是最充实完美的人生。”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状态践行着。在我的眼里,母亲总是马不停蹄地奔波着,总是辛苦紧张地忙碌着,儿时的我想和母亲相守一起几乎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和奢望。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母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有了她和妹妹后,他们的父亲却参军了,好多年,她们的母亲带着姐俩艰难地生活着,小小年纪,就帮着家里挑水,磨面,割麦子,收玉米......令人欣喜的是家乡解放了,父亲转业了,自己进学堂了,可随着弟弟们的陆续降生,家里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大改善,依然过着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日子,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她求学的热情,读完小学,去镇上读初中,节假日回家做家务,干农活,把自己带的干粮也要准备好,从小忍饥挨饿,营养不良,瘦弱的身体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是啊!困境铸就人的性格,磨难垒筑人的意志。
随后,母亲跟着她的父亲读完了高中,那是比较幸福快乐的几年时光,吃喝总算有了着落,而且那是一所重点高中,在那里,系统地学习了高中知识,正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十年“文革”动乱开始了,母亲响应党的号召,成为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十五年,田间地头劳动,与当地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过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苦生活。几年后,抽调到学校,成为一名只挣工分不挣工资的民办教师,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由于工作繁忙,夫妻分居两地,直到近三十岁时才有了我,即使这样,都没有多休养一段时间,两个月后,因为工作需要,直接就去上班了,以致本来虚弱的身体又落下许多病根。在母亲的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爱生如子,兢兢业业,午夜还在批改作文,经常把学生领回家里辅导,接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十多年以后,国家拨乱反正,落实知识青年安置政策,由于乡村消息闭塞,母亲成为最后一批被安置的“青年”,因为这时她已经年近四十了,被安排到山区当了一名以管计划生育为主的乡镇干部。她一头扎进大山深处,一村一村地走访,挨家挨户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这样,工作地点就更没有个准头了,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山里,我去哪里寻找妈妈呀!真应了唐代诗人贾岛的那句古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那是我觉得最暗无天日的一段时光,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后来爷爷去世了,爸爸也在远方工作,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一老一小。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特别的冷,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妈妈回来了,我巴望着她能多住几天,就赖在妈妈怀里,哭着不肯离开,妈妈也伤心难过地泪流满面,可抱了我一会儿后,硬是放下我头也不回得走了,为这件事,我记恨了母亲好长时间,后来才知道,她是不敢回头,不忍心看我啊!那个时期,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全面铺开,后成为基本国策,搞得如火如荼,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也为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母亲领了独生子女证,我成了最早的独生子女,我们家成为第一批独生子女家庭。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祖国变化巨大,我的家庭也迎来了春天。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母亲又调到了新的单位,又转到了一个新的行业,在一家企业做了一个会计。又是一轮新的考验,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白天工作,晚上自学,周日还要去听课,有时还要出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平时我还感觉没啥,因为从小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那一年高考,学业繁忙,压力山大,我希望母亲能多在家里陪我,但这个愿望不出意外地照样落空。为了安慰我,鼓励我,她省吃俭用,从北京买回两箱方便面,让我紧张时泡着吃,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的方便面是在我学习之余最美的念想,品尝到的最可口的美味,大多数同龄人中最奢侈的享受。
母亲工作将近四十,多次调动单位,多次转变行业,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收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后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慢慢资不抵债,工资发不出,她和员工们一起与即将倒闭的企业挣扎,挣扎......直到退休。
休息以后,她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每当取得成绩时,就会高兴地鼓励我继续努力,每当看到我思想松懈时,就会严肃地批评我不求上进,尤其不能听我叫苦叫累,她会怒气冲冲,甚至大发雷霆:“干工作就得全心全意,努力付出,公事第一,家事靠后,现在条件这么好,哪有那么多苦和累?!”
母亲奔跑一生,努力一生,执着一生,付出一生,因为她始终牢记在党旗下的誓言,因为她始终相信黎明那道光会越过黑暗,因此不管多艰难多困苦,都会在风雨中前行,去拥抱彩虹。
这几年,母亲年近耄耋,体弱多病,奔跑一生的她摔倒了,骨折了,大口大口地吐血,几次昏迷休克,多次住院治疗,经受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她能以顽强的毅力积极配合医生,在病房里,她是最乐观向上的一个,和病友们谈笑风生,她的态度感染着亲人,感染着病友,感染着医护人员,竟好几次从死神手里跑了回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忘工作,她一旦清醒,或者精神状态好些就询问我的工作情况,总是催促:“赶紧上班去吧,不要耽误了工作。”她出院在家休养的日子里,组织登门送来了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她手捧金光闪闪的的纪念章,喜极而泣,嘴唇哆嗦,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母亲的一生,平凡、普通,但坚定、执着;母亲的一生,工作着,辛苦着,更快乐着,我相信:人生之路上,她看到的风景很美!
作者:任惠敏,女,1970年生,毕业于晋中师专中文系,一级教师,现任教于介休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