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活在当下,就是要及时行乐、要今朝有酒今朝醉、要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我以前也是这么理解的,由于自己常常想太多,于是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警觉:不要想太多,活在当下最重要。
其实那些警觉只是把一个概念装进自己的脑袋,并没有反观自己是否真正地活在当下了。
最近慢慢意识到,一直提醒自己活在当下,其实一直都没有活在当下,而自己也从未发现这个问题,真是一个较为可悲的状态啊。
近两年的工作、生活改变了原来的模式,后来去上了LP课程,使得自己对内心成长和心灵建设的话题更为关注,也算是真正开启了一扇自己探寻人生的大门。
关注心灵成长,综合了较多的他山之石,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期践行方案:微笑—读书—运动—写作—冥想—瑜伽。
我还特意把这些方面制定成手机屏保,便于常常看到时时警觉。
我的手机屏保图片
其中的冥想,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做的一件事,也看了诸如《十分钟冥想》等一些专门介绍冥想的书籍,却是一直不得其宗,甚至我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冥想,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冥想。这真的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这几天,再次拾起《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似乎对冥想有了一点认识,也对活在当下有了新的认识,才发现自己从来就没有活在当下过。
过去—当下—未来,这是最基本的时间划分方法,一直以来,我把“当下”都理解为现在或近段时间,一直没有把它界定为“此刻”,当我意识到当下只是此刻这种一瞬间的事情时,似乎豁然开朗了。
冥想就是停在当下这一刻,怎么验证自己停在当下呢,就是冥想经常说的感受自己的呼吸,慢慢感受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当你在感受呼吸和身体的部分时,你就全神贯注于此刻,没有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展望,只停留在此刻,即是活在了当下,这个时候也是内心最为强大的时候。
现代人都说压力大,一般都说欲望大才会压力大。其实压力大是一种让内在分裂的方式,比如说你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甚至想去改写过去,这些除了对自己内在能量造成消耗外,无一意义。
人们常说“等我有空/有钱/成功/了,我就......”,大部分人一生都活在等待中,就算有些人等到了自己曾经定义的“等到”,但是他却毫无意识,而是在期待另一个“等到”。
等待是一种消极的病态的思维,意味着你需要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你不要你此刻拥有的,却想着此刻没有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会让人们无意识地在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降低生命质量的。
意识到了这一切,心里好像瞬间轻松了很多,但好像也只维持了几秒钟,我知道,这是常态,几十年的人生常态都是没有活在当下,不会因为对一个概念的新认识就马上开悟的,最多只算了顿悟了一个概念。
不过也没有关系,当真正明白了活在当下的概念,就会有意识地让自己活在当下,如果发现自己分心,思想开小差了,没关系,接纳自己的状态,只要温柔地把自己再拉回当下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内心能量将会大大地增加。
比如此时此刻,我发现自己顿悟这个概念,马上写下此刻所得所感,也是活在当下了,而非像以前,有些闪念没有立马记录下来,总是想着等有时间的时候再记录。等到有时间了,却忘了自己曾有什么感受了,也觉得没有什么记录的价值了。所以,也许很多伟大的发现,都被自己的等待给消灭在萌芽状态了。
所以,我说,写下来就是活在当下了,你觉得呢?欢迎你把看完本文的感受立刻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也许会有更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