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闻 母 亲 二、三 事

2022年07月01日08:42:08 美文 1337

读大学时有学问的老师多,可却以读书论典阔谈者盛。唯有做学问的老师说的话让我铭记受用:“一个人一辈子选定一个方向,一直努力践行奋斗,他终会有所成功。”

那个曾经生活在山里黑而瘦,被人不屑的土色土味的女娃,用她的人生让我见证了老师的话“雄据”“卓实”。

那个女娃后来成了我妈,她的人生有我佐证,这或许是我作为儿子的幸运。

山里的楚蛮和大都市的楚雅都给过她“滋润”,她很普通,普通到没人会注意她的存在。她也坚韧:不惧山野之“艰”也不畏大城市多“阻”,穿过风雨滩险她带着我捞生活,给了我心中一抹窗明,折服于她能“久经磨砺”,“不屈不挠”,我的人生在她的影响下,自然也学会了坚强坚定地去走自己的路。

闻纪真实在此叙写她生活中的二、三事。

(一)

14岁她黑而瘦小,从山上的甜水井挑水下山坡,是她常做的家务活,下山有两里路呢,歇下水桶站会儿,却被下班回家的公安局长的夫人看见了,盯了两分钟,瞧着她笑了笑,嘀咕道:“就是你考上了恩施一中,我儿子都没考上,你怎么就考上了的呢?”

这个挑水的女娃也很纳闷,一脸懵懂,心想自己还没得到通知书,怎么就听见类似莫名其妙的议论好多次呢,见天总有人对我外婆说:“梁家姐姐:你们家是祖坟上冒烟了啦!”

一个女娃子成天见她不是挑水就是假期在山上背石头到家砸成碎石卖到建筑单位挣点学费,恩施一中在县里招10个学生娃儿,她咋考上前10名了的呢?

确实她当时就是考上了全县第7名,就这么回事儿。

我也奇怪她咋弄成了的,她的回答也很搞笑,她说:“怎么考上了的啊?我读书时老师说我不聪明,可笨人就有笨办法,在学习上多用点功夫,认真一点。是的,别人玩去了我就看书做作业,你想想做作业看书与挑水背石头砸成小碎石比哪个轻松啊?作业做好了还可以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见我学习好还来找我借作业,这多体面呢,学习好了多有意思啊,被人抬举受人尊重。”

这么说我觉得也是哦,难怪她学习好的。

更想不到的是考上恩施一中后,她还被母校的老师当着故事讲了两年,鼓励学生爱学习,那些街坊邻居还夸我外婆家教好。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也是我妈她自己没想到的。

(二)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那个黑而瘦的女娃,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师专,师专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教中学,被“猎头”给“挖”了一次,推荐她的是长辈同事,来找她的是一位党校老教师,她没当个事儿,但是她从来做事都很认真,这是她的习惯品质,老教师在党校大半辈子,找到她时说:“县委党校要对全县干部文化提升培训,先完成初中文化补习,语文没找到人,你能不能完成这件事?”

她想都没想问:“什么时候在哪儿上课啊?”,老教师一听有门路,第2天就把课表和书本送来给了她并领她去了教室。

就这样暑假也没休息她完成了整个培训任务,也没有说钱的事儿,只给她发了一张聘书。她心想发个聘书给我干啥呢?

她以为这事儿完了,没想到第二学期开学时,老教师又来找她说:“县委党校从乡镇整体迁移已经到了县城,县委决定要对全县干部进行进一步文化培训,差老师,我们已经聘过你了,你就到我们学校去吧!”

她还傻呆呆地,问“我怎么去呢?”过了两个月,党校书记又来找到她说:“你去不去我们党校啊?”我那二傻子妈还傻愣愣地,说:“我是想去,可我们单位不放人勒。”又过了两天,党校校长直接打电话给了她的单位,通知让她去教育局拿个三联单送到组织部,她照做了,这就去了党校上了班。

是的,那个时候小县城有大专文凭的人不多,因为刚恢复高考不久嘛。

没想呆头呆脑的妈还不知道高兴,就又惹事儿了,有好几个干部子女跑到党校去问她:“嗯哼,你怎么弄到党校了的呀?”还有她的同学:“你到党校学习了啊?”

她也无语,只说自己在党校教书。

果然后来一路教高中语文,中专文秘学,电大大专班写作、行政管理学、逻辑,古代汉语、组织行为学、政治经济学,学校领导分个什么课她就教什么课,别人不接的课程她也敢接,用她的话说叫不能辜负党校对她的提携和栽培,还说幸得党校10年,让她去教了那些难度大没人教的课程,总算把自己训练成了有些教书本领的人,如今生活在大城市也能做到遇事不惊、处事不乱,风轻云淡。

这么一琢磨,她的人生脚踏实地,所以得到了命运的青睐,得到贵人的帮助,“贵人”其实也就是你身边的人呢!

(三)

在党校工作十年,平和的生活让她很安于现状,没想到县里的发展要求培养女干部,县直机关推荐了她参加全县女干部双推双考,她这个人淡泊名利,对做官没有思想准备,可单位就只推荐了她一个,被硬揪去报了名,笔试面试过了关,第3关是单位的同事背靠背进行群众评议,没想到她还中了个全县“状元”,成了群众评议得分最高的人。

考上后她被派到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早上坐车到傍晚才能到,一整天的车颠簸到了那里回趟县城也不容易,到那里任了管教育的副镇长,工作单位隔家远她“不管”我了,也不得闲管我,到了乡镇参加扶贫“扫茅”、“普九”,奔波在十里八里没一户人家的山坳里,忙着给村小的校舍“穿衣戴帽”、修操场,树国旗杆平台,当然对中心学校初中小学教学质量也是要狠抓提高的。

这一弄又弄出点事儿来了,“普九”工作形势严峻,硬件建设很是艰难,被恩施州的记者来人“告状”告到《人民日报》,这下可好了,她出了名,却被好妒之人贴了个“沽名钓誉”的标签。

原因是县里同他一起考的19名女干部都回了城,她还在那儿“装革命”,硬“接”软“撵”都不管用,坚守岗位直到“扫茅”、“普九”验收完成,才回县城上班。

也是,把那些男客家的同事领导给搞“吓”到了,她说自己不想当官的,一当官却让人下不到场,不招人“疼”。本来大家都说第一批在全县招的女干部不就是个摆设“花瓶”?她硬当自己多了不起,这下惹得舆论很热闹了,成了别人的话柄。

不容易啊!那一年她任副镇长时的乡镇一男青年干部的妻子被人砍死了,乡镇领导一把手吓得不轻,生怕她这个县城来的女干部也不安全,所以总想撵她走,说给她做个好评语早回城上班,可她真是“不懂人情世故”,蹲在乡镇完成任务才回城。

没想回城里,单位一家属的儿子在单位门口把他的妻子抱着推到几丈深的大沟里摔死了,连着两名女人被害,对她肯定会带来心理上的打击甚至恐惧,这两女子不是被别的男人杀掉,就是被自己的男人摔死,猝不及防的灾难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心里发怵。

母亲那个时候正年轻,这也给她的心理和生活上了一堂很严肃很严峻的课。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努力工作,怎么办?

在凝重地思考中她度过了那些让人惊恐的日子,她还真不是个当花瓶的料,不懂得心疼自己,也不懂得官场之道。得罪了一些人,也把自己弄得很被动。

(四)

走出自己命运的困境,向远方有诗有灿烂的明天,37岁的她从大山里自谋职业到了武汉的中学教书,新的工作需要她在原来的素质基础上学习提升努力融入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我被放到了小学托管班后,她自顾自一心一意做班主任管教别人的娃儿去了,每天工作很忙,家访、给学生补课,似乎我很不需管教,结果不妙,本来从山镇里的小学转到大城市里来读书,我的学习和素养就都跟不上大城市班级的同学,尽管我很听话,也很努力,可很多功课我确实也不会做,我的学习成绩非常的糟糕。

这成了她的心事可她却没时间顾及,在这个人生转型的过程中,她心中也有许多对我教育上没有时间空间带来的遗憾,很长时间她很是自责,也努力做了很多弥补,我的学业的不尽人意也遭了诽议,说她:“一个连自己的娃儿学习成绩都培养不好的老师,不是个好老师。”

她只能哑口无言,百口莫辩。

为了在武汉站住脚,从一个临时的教师变成一个正式的教师,她得不断提升自己,从初级应聘转评中级到报考高级参加职称考试,每一步都是挑战。高级职称考试了,她没操心问分数,她的同事查了电脑上面的分数来告诉了她,在语文教师高级职称考榜上分数她排在了第一!

又捅了马蜂窝!立马有人在背后嘀咕说:一个山里来的女教师怎么会考个第一呢?还有这么多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一起去考,她是不是搞了内卷?是不是在哪里找了模拟考试题?

她一贯的作风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休管他人眼神。很快她把自己参加高级职称考试学习时做的《教育学》《心理学》笔记复印之后,挨个发给了第2年要考试的老师们。没想到专业水平都很高的同事们,考专业加上教育学、心理学有了这些资料个个都通了关,皆大欢喜。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她的职称高级考试成绩“状元”的这种存在让我心里很不服气,问她咋这会考哈?

她说教了10年党校,每门课都得独自担当,学生们要过湖北省电大大专班的各门课程统考关,首先教师自己得过关,分派的课程教师都得独当一面,也必须让学生都过关。每一门课程备课就得全力以赴,备五遍,虽然以前对所教课程学习过也有基础,但通关是一个系统工程:第1遍拿着新来的教材细读,第2遍拿着教材研读难点重点,第3遍将重点难点综合做成笔记,第4遍在笔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升化成提纲,第5遍读记背。每次考试成人题目都不那么难,没有考不过关的。

有了党校大专班课程这10年备课教学的经验,职称高级考试是成人考试也不那么难,自然一帆风顺的,考好了很正常啊,不值得一惊一乍,也不稀奇哈。

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也没啥不对,想想一般人忙于生活这么顶真儿当回事去复习也还算是个经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尾 声

楚蛮楚雅本天成,夯实与勤奋成就了她的人品;朴质与善良铸成了她的人生;抗争与努力拼搏造就了他的智慧。

“走自己认准的正途,休管他人说什么三、四。”这是她的人生给我的启迪。

她老了,可却越老越精彩,典型的蒸不烂、捶不扁、炒不爆的一颗“铜豌豆”,经得起“捏”,写她的字不怕你“臭”,练了数千张自我感觉良好,丢了的不算,还送出去了400多张给社区和小区的居民,唱歌她用耳机内录,存了四百多首,自娱自乐她很自在地生活着。

玩了头条7年,管得有人没人看也发了600多条,虽然没挣一分钱,她还忙着夜半三更去翻看,说就喜欢做这事儿。

佩服她的笃诚。有时候想不服她,可一想她的精气神儿好,也不想破坏她的好心情,她也没招惹谁,我就为她祈福吧!

愿她事事如意,她也真是花甲之年还“蹭”花开。在“蹭”开的“花季”里,愿她心态永远年轻,越活越精神。

不愧不悔淡辛苦,

愿她幸福沏我心!

见 闻 母 亲 二、三 事 - 天天要闻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