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清代的官制中,加銜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屬於例行性加銜,比如內閣學士例加禮部侍郎,總督例加兵部尚書、巡撫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麼,加銜的目地是什麼?官員有了加銜會帶來哪些好處。御史就以認知度最高的總督為例,具體來講一講有關方面的
07月08日
1606
歷史
你知道嗎?古代宮女進宮時,大多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可等她們走出宮門,十個里有九個都生不了孩子。這宮牆裡到底藏著什麼,毀了她們當媽的可能?先說說宮女想出宮,有多難。明朝以前,全看運氣。
07月08日
1215
歷史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07月08日
5996
歷史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07月08日
5176
歷史
今天(8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珍貴展品首次展出增設多種形式展陳區域主題展覽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光輝歷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館內新增了哪些展覽區域?來跟隨記者一起探訪。總台...
07月08日
4805
歷史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07月08日
1819
歷史
澎湃新聞獲悉,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孫英,男,漢族,1936年11月出生,天津市寶坻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6月參加工作,山西師範學院(現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研究員。曾任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甘肅省委副...
07月09日
5029
歷史
前言三國那些年,什麼才算真正的險棋?魏延自薦率精兵,十天穿過子午谷,直撲長安,這主意一拋出來,立刻成了街頭巷尾的大話題。有人說,膽大包天,也有人搖頭:「怕不是送死!」可在風雨飄搖的蜀漢,這場奇謀到底能不能翻天?諸葛亮堅決反對,背後又有多少不
07月09日
1088
歷史
前言:台灣,這個中國東南沿海的寶島,如今卻成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成為中國統一道路上的燃眉之急。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甲午戰爭的慘敗,讓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內戰的硝煙又使
07月09日
1361
歷史
藏南地區只是中印邊界問題的其中之一,曾經還有一個地方,因為不想被印度吞併,所以想要加入我國,還在國內升起了五星紅旗。可僅僅三個小時後,這個國家就遇到了災難,國土被侵佔,勢力被毀,最終只能成為印度一個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野心對我們來說
07月09日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