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什麼要發動文化大革命?

2024年03月23日17:26:07 歷史 565114
毛澤東為什麼要發動文化大革命?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為什麼要發動文化大革命? - 天天要聞
23:52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 天天要聞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的伶仃洋上,一葉孤舟載著南宋最後的宰相文天祥,在元軍戰船的包圍中起伏。這位四十四歲的文士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長江以南的天空正飄著血色的殘陽。八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翻開《正氣歌》泛黃的紙頁,依然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 天天要聞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受黃山市徽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委託,安徽大學陳眾調查團隊在黃山市徽州區開展縣域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時,記錄到極罕見的毒蛇——福建華珊瑚蛇。這是自2010年以來,時隔15年安徽再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省內目前僅有的兩筆確鑿分布記錄,具有重要的科研與保護價值。劇毒「美貌殺手」福建華珊瑚蛇屬有...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 天天要聞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光宗耀祖似乎怎麼著都不能夠與希特勒牽扯到一起,可當1938年3月13日,希特勒站在母親的墓前禱告的時候,他的確做到了。這一天希特勒剛剛完成了吞併奧地利,實現了德國與奧地利人萬年不變的夢想。此時希特勒是兩國的英雄,可站在母親面前,他卻食言了。
新民僑梁 | 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舉辦慶祝建校120周年聚會 - 天天要聞

新民僑梁 | 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舉辦慶祝建校120周年聚會

「我和張勤都是復旦大學日語系77級的,還是上下鋪,我1984年、他1987年來日本」「我本科畢業於京都外國語大學,後於2018年留學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5月25日晚,日本大阪,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迎接建校120周年聚會在中央區道頓堀中華料理店「緣」內舉行。這些自我介紹的,正是當晚參加聚會、以日...
幸福花開文明島——黨的二十大以來海南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綜述 - 天天要聞

幸福花開文明島——黨的二十大以來海南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綜述

文昌市、昌江黎族自治縣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50個村鎮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74家單位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來自海南的多個先進榜樣獲得表彰,彰顯了我省近年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拓展海南文明島創建成果取得的顯著成效。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 天天要聞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1、宋希濂的十四兵團在48年8月正式成立,與其同時成立的還有杜聿明的二兵團和黃維的十二兵團,二兵團十二兵團是基於5軍和18軍為基礎組建的,且作為國軍在南線的兩大主力,一直到處馳援,十四兵團的組建則有點意外,一是缺乏一支核心隊伍,二是連兵團司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因宗教紛爭而「流產」的韓國10000元紙幣 - 天天要聞

因宗教紛爭而「流產」的韓國10000元紙幣

上世紀60年代正值韓國政治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當時由朴正熙領導的韓國政府在推行經濟發展政策上通過出口導向型戰略、產業升級政策、金融改革以及利用外資與技術等手段讓韓國人均GDP從1961年的82美元增長到1970年280美元,展現出了顯著的成果
丟了幽雲十六州,中原王朝慫了400多年 - 天天要聞

丟了幽雲十六州,中原王朝慫了400多年

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石敬瑭擔任河東節度使,他雖然有擁立之功,但手握重兵,因此遭到了李從珂的忌憚,想要將他調離河東。有一次,石敬瑭與妻子到京城參加後唐明宗李嗣源的葬禮,葬禮結束後匆匆返回河東,只留下妻子在京城。
極目政情丨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長期執掌「醫療航母」鄭大一附院 - 天天要聞

極目政情丨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長期執掌「醫療航母」鄭大一附院

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資料圖據長安街知事報道,闞全程出生於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教授,主任藥師。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2008年任鄭大一附院院長、黨委...

全站最新資訊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 天天要聞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4位科學家,是這四個嗎?

英國歷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四位科學家,你認識幾個?在人類歷史上,英國以其璀璨的科學成就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從工業革命的轟鳴到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英國科學家們用智慧和汗水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猶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人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