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用CO₂人工合成澱粉!原理是什麼?能得諾貝爾獎嗎?

2023年07月21日10:06:34 科學 889634
中國科學家用CO₂人工合成澱粉!原理是什麼?能得諾貝爾獎嗎?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家用CO₂人工合成澱粉!原理是什麼?能得諾貝爾獎嗎? - 天天要聞
19:52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開福區兩家高新技術企業專利導航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 天天要聞

開福區兩家高新技術企業專利導航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來源:開福市場監管】6月25日,開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彭超帶隊,副局長鄧恆陽,知識產權科工作人員同行前往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艾克賽普測控科技有限公司兩家高新技術企業,了解兩家企業專利導航項目進展情況。
義大利研究團隊開發個性化人體運動生成模型 - 天天要聞

義大利研究團隊開發個性化人體運動生成模型

通過一種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建模人類的運動行為(映維網Nweon 2025年06月24日)隨著技術的普及,自主虛擬化身在人類群體活動中的部署預計會增加。設計認知架構和控制策略來驅動代理需要真實的人類運動模型。然而,現有的模型只提供了對人類運動行為的簡化描述。在一項研究中,義大利南部高等研究院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長短期記...
民航博物館將迎全新科普項目,退役A310飛機「活」起來 - 天天要聞

民航博物館將迎全新科普項目,退役A310飛機「活」起來

位於北京首都機場輔路的民航博物館即將迎來新的航空科普項目,一架擁有著40多年歷史的註冊號為B-2301的空客A310飛機將實現活化利用。6月25日,這架飛機啟動「裝修」工程,飛機的駕駛艙、客艙將進行全方位改造,預計2027年完工並對公眾開放。 一架擁有著40多年歷史的空客A310飛機將實現活化利用。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移動18...
【河東苗圃】花中「蜘蛛俠」綻放環江濱水大道 - 天天要聞

【河東苗圃】花中「蜘蛛俠」綻放環江濱水大道

【來源:柳州市園林局_園林科普】盛夏之際,在柳州市環江濱水大道B段沿線鋪展出綿延的白色花帶,是蜘蛛蘭競相綻放,走進還能聞到一股清甜幽香,吸引大量傳粉昆蟲到來,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蜘蛛蘭,又叫水鬼蕉、海水仙,是石蒜科水鬼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國兩台先進望遠鏡在青海冷湖開建 | 新華社 - 天天要聞

我國兩台先進望遠鏡在青海冷湖開建 | 新華社

6月2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在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啟動建設4.2米地基專用天體測量望遠鏡與2.5米多終端通用望遠鏡項目。這兩台望遠鏡建成後,將形成國際先進的地基光學精密觀測體系,意味著我國精密天體測量觀測能力的重大跨越。4.2米地基專用天體測量望遠鏡計劃於2027年建成,將成為我國最大的天體測量望遠鏡,也...
破壁者GPMI:中國介面技術邁入產業化深水區 - 天天要聞

破壁者GPMI:中國介面技術邁入產業化深水區

近日,為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推動高速數字介面GPMI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以及通過標準化手段進一步治理電視操作複雜問題,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GPMI產業生態推進會暨電視操作複雜治理標準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圓滿結束。 這場盛會的舉辦,通過...
DNA存儲:重塑數字存檔未來 - 天天要聞

DNA存儲:重塑數字存檔未來

最新研究表明,一克DNA能夠存儲高達215PB(1PB=一百萬GB)數據,這一容量甚至超過了全網YouTube視頻總量,為數據存儲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思路。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數字數據量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
煙台有377種鳥 珍禽鍾愛來煙棲息繁衍 - 天天要聞

煙台有377種鳥 珍禽鍾愛來煙棲息繁衍

煙台融媒6月27日訊(記者 楊健 通訊員 徐計生 牟進鵬 攝影報道)盛夏時分,每天清晨將市民從夢鄉中喚醒的,往往是窗外一聲聲清脆的鳥鳴。作為鳥類資源大市,眼下,正值夏候鳥繁殖旺季的煙台,野生鳥類「家底」幾何?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一張「英雄帖」吸引AI項目來「揭榜」 - 天天要聞

一張「英雄帖」吸引AI項目來「揭榜」

企業代表上台展示AI應用項目 廣州青年報訊(記者 鄭巧蓉 見習記者 陳天旭 通訊員 李夢媛)6月20日,「青AI天河 智創未來」天河區2025年AI應用場景「揭榜挂帥」項目首場路演活動在天河區舉辦。
河邊發現一顆生長了20年的「金線吊烏龜」,實屬罕見,太珍貴了 - 天天要聞

河邊發現一顆生長了20年的「金線吊烏龜」,實屬罕見,太珍貴了

這個季節河岸兩側長了很多水蕨菜,之前來這裡摘過,因為這裡是河邊長得非常快,像這些不摘就老掉了,這些還是非常嫩的。這個地方別人都摘過了,但是又長了很多起來,長得非常快了,老的很快。這個別人折斷的,它還繼續長就老掉了,這些都是可以的。把這個也拔

全站最新資訊

越軍士兵親述:松毛嶺戰役,我們連104人出征,回來34人! - 天天要聞

越軍士兵親述:松毛嶺戰役,我們連104人出征,回來34人!

在老山前線,有一處聞名遐邇的地方——松毛嶺。它是一條從662.6高地延伸至634高地的山樑,長度約2公里。其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態勢,整個山樑的高程均在600米以上,坡度在45度至60度之間。放眼望去,整個山樑基本上被高草、荊棘和灌木所覆蓋,
為保30萬養老金,60歲我將老公和「好兒媳」一起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為保30萬養老金,60歲我將老公和「好兒媳」一起趕出家門

今天不說家長里短,不說養生保健,就說說我前兩天剛過的60大壽。這場壽宴,我等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最後卻親手把它給砸了。我把結婚35年的老頭子,還有我那個「貼心」的好兒媳,一起從我家裡趕了出去。很多人可能覺得我瘋了,一把年紀了還折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