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300多種動物血液中發現的「永久化學物」 有多可怕?- BBC News 中文

2023年07月19日16:12:23 科學 33625
在全球300多種動物血液中發現的「永久化學物」 有多可怕?-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在全球300多種動物血液中發現的「永久化學物」 有多可怕?-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2:5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諾貝爾獎得主對科研人員用 AI 生成銀河系中心黑洞圖像表示擔憂 - 天天要聞

諾貝爾獎得主對科研人員用 AI 生成銀河系中心黑洞圖像表示擔憂

根據一種新的人工智慧 (AI) 模型,我們銀河系中心的怪物黑洞正在以接近「最高速度」旋轉。該模型部分基於複雜的望遠鏡數據進行訓練,這些數據以前被認為太嘈雜而無用,旨在創建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黑洞圖像。然而,基於數據的質量值得懷疑,並非所有專家都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 天天要聞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論為主題的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宇宙劇場首發。這部歷時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與人文情懷的科普巨制即將在暑期登陸北京天文館,為公眾尤其是小朋友揭開「....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全站最新資訊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五位中超本土教練之中,誰適合執教國足? - 天天要聞

五位中超本土教練之中,誰適合執教國足?

如果從中超的現役本土教練中選擇國足主帥,那誰比較合適呢? 目前中超有五位本土教練,分別是在青島西海岸執教的邵佳一、在青島海牛執教的李霄鵬、在天津津門虎執教的于根偉、在大連英博執教的李國旭,....
深海「新戰場」:日本開始行動了 - 天天要聞

深海「新戰場」:日本開始行動了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1日報道,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將於2026年1月在南鳥島周邊海域啟動稀土試驗性鑽探。該機構將利用「地球號」鑽探船,抽取位於海面下5500米深處含稀土的泥漿,若能成功則將成為世界首例。在全球稀土生產大部分由中國承擔的背景下,日本此舉旨在推動國產稀土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