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05月16日
1238
科學
編者按: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又到了候鳥北遷的時節。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達到監測最高數量,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05月17日
1304
科學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05月15日
1792
科學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05月15日
6109
科學
各位宇宙探索愛好者們,今天我們要聊一個既震撼又充滿詩意的話題——宇宙的終極命運。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比科學家們原先設想的「壽命」要短得多!一、驚人發現:恆星殘骸正悄然「蒸發」傳統理論認為,中子星和白矮星這類恆星
05月17日
1065
科學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05月16日
1291
科學
來自中國的大腦,又一次帶來了突破性進展!一直以來,1納米被認為是傳統硅基晶元的終點,27歲的北大華裔科學家朱佳迪,帶領麻省理工研究團隊,一舉打破「摩爾定律」物理極限,研發出「原子級薄晶體管」將晶元製程推向1納米時代。
05月16日
1235
科學
理學熒光光譜儀在實時檢測重金屬離子中的應用,主要依賴於X射線熒光光譜(XRF)技術。該技術通過激發樣品發射X射線熒光,獲取元素的特徵光譜信息,實現無損、快速、多元素的實時檢測。
05月15日
1068
科學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05月15日
7820
科學
「論文疑似AI生成率82.54%。」 5月初,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將剛剛完成的研究秀場直播產業的論文,提交至某學術論文檢測平台,得到的結果令他哭笑不得。他發現,系統標紅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們研究團隊耗時3年紮根基層、追蹤多個真實案例寫成的內容。 近期,西南交通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
05月17日
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