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今天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國極端氣候事件總體呈多發態勢,地質災害防治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如何科學預防地質災害?目前,我國通過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技術體系,已經實現對重大災害隱患的主動防治。
05月12日
1750
科學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05月12日
5390
科學
「讓綠葉蟬蟲潮來得更猛烈些吧!」5月11日的清晨,開平天露仙源茶廠負責人梁小汕望著葉片上密密麻麻的暗綠色身影,眼底儘是期待。曾經令茶農聞風喪膽的綠葉蟬,如今成了他眼中雕琢茶香的「天然工匠」。
05月12日
1744
科學
馬斯克近日又因為一句話而衝上了熱搜: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將被太陽摧毀。人類的生存問題不是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式的思考,而是有一個緩慢推進的過程,人類對於時空的認識不過是滄海一粟。根據NASA的科學家們在2015年提供的數據,五十億年後,太
05月13日
1157
科學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
05月12日
5076
科學
### 時空壓縮:改寫人類文明的「魔法沙漏」——從杭州超重力場看未來科技革命想像一下,一杯渾濁的泥水在自然環境中需要沉澱一天才能清澈,而一台機器只需旋轉一分鐘就能完成分離——這就是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
05月13日
1342
科學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05月12日
5906
科學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05月12日
1508
科學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05月12日
1287
科學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
05月12日
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