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小米啥都沒做時,光我的名字就值10億美元,網友:確實如此

最近,作者在某音上刷到一個關於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採訪視頻,在視頻中,雷軍說道:「小米最初什麼都沒做時,大家已經給了我們10億美元的估值」。

換句話來說就是:在小米創立之初,啥都沒有開始做的時候,光我雷軍的名字就值10億美元!

當然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或許是吹牛,但這對於雷軍來說,卻一點毛病也沒有!

因為在小米創立之初,他就已經擁有這樣的「身價」了!

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和很多成功的創業者一樣,雷軍打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1987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進入大學後,雷軍對自己非常嚴格,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修完了所有的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而他對自己的專業可以說是達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他是班裡編程水平最高的學生,甚至連教授編寫教材他都能參與到其中。後來,他還在全國青年計算機學會上發表了演講,公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1992年,雷軍從武大畢業後,便去到了「金山公司」,從22歲一直到38歲,雷軍將自己16年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這裡!

我們都知道,當年的金山董事長『求伯君』,曾獨自一人躲在一間出租屋裡,花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寫了128萬行代碼,打造出了中國最早的文字處理軟體——WPS。

在當時那個年代,電腦的普及率還很低,而WPS一年卻能賣出3萬多套。要知道,這在當時可是多麼大的一筆生意!

於是,中國第一批優秀的程序員紛紛加入金山,而這其中也包括了雷軍!

沒過多久,WPS便迅速佔領了95%的市場。

不過在中國做軟體,就必須要面對盜版橫行!

然而,求伯君卻對此並不感冒,他認為事業跟金錢無關,自己的理想是要將金山軟體運行在每一台電腦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快,微軟便帶著它的word大肆向中國市場進軍!而為了能夠扼殺求伯君的WPS,微軟甚至不惜放縱盜版肆意橫行。

對於這個來自西方的世界級巨頭,在當時的業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微軟之下,寸草不生!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微軟的挑戰,求伯君沒得選!

而為了應對這個西方巨頭的挑戰,金山可謂是拼盡了全力!然而,金山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收穫,隨著windows95的發布,WPS的用戶開始大批量轉移到word。1996年,是微軟成功拿下中國市場的標誌性年份,然而,這也是金山最至暗的一年!

公司差點倒閉!

當時公司最艱難的時候,賬上只有幾十萬元,員工也只剩下了十來個人。

似乎中國所有的軟體行業從業者,都在這一年失去了夢想,而雷軍也向求伯君提出了辭職,不過他並沒有走成功,最後還是被留了下來,求伯君給了他6個月的假期!

在這6個月中,雷軍竟然是天天蹦迪,要靠震耳欲聾的音樂來掩蓋自己內心的崩潰……

而在此時,面對著「生存困難」的求伯君,微軟方面甚至給他開出了75萬美元的天價年薪,但求伯君堅持要為中國民族軟體這面旗幟繼續堅守下去。

6個月後,雷軍正式回歸!

然而,此時的金山在經過微軟的猛烈攻勢後,已經變成了一片斷壁殘垣!

但雷軍並沒有放棄,他帶著殘損的部隊,四處征戰,先後推出了金山詞霸、金山影霸!這些軟體一經問世便受到了大眾的追捧,最終成功幫助金山在山窮水盡之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們將賺來的錢,幾乎都投進了新版WPS的開發中,求伯君甚至為此,還將自己的房子賣了!

此時的WPS就像是一隻巨大的吞金獸,儘管沒有多少人能預測它未來究竟能不能賺錢,但求伯君和雷軍始終相信,它一定會成功的。

第二年,新版的WPS一經推出,便獲得大眾的爭相追捧。

後來,雷軍回到母校武大去演講,當講到與微軟的鏖戰時,他高喊著:「我要用未來十年和微軟來一場豪賭」。

2007年,金山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當所有人都在為金山的上市而歡呼雀躍的時候,雷軍卻選擇急流勇退,毅然辭去了CEO的職位。儘管求伯君再三挽留,但雷軍離去之心已決,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了!

雷軍從金山離開後,便轉型當起了天使投資人。

從辭職,到2010年創辦小米,在這3年的時間裡,雷軍以投資的方式近距離的觀察,思索著全新的產業機會,觀望著下一個時代的風口!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風口果真就被他找到了——手機!

我們知道,在當時國內主要有兩種手機,一種是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另外一種則是價格低廉的山寨版手機。

前者具有很大的競爭力,當然後者的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據記載: 2008年,中國山寨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1.01億部,而在2009年,更是多達1.4億部。

但除了這兩種手機之外的第三者——國產手機,則基本沒有什麼存在感!

漸漸地,雷軍心中開始有了新的創業點子:

「做國產品牌手機,用最好的旗艦晶元,最好的屏幕,硬體全部都用性能最優的頂級配置,然後搭載高度定製、體驗絕佳的軟體操作系統。而在價格方面,則要追求極致的性價比,緊貼著成本定價。最後,用高效的電商渠道來取代中間環節,也就是所謂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將產品直接送到用戶的手中!」

這便是後來小米著名的「鐵人三項」模式,即:硬體、軟體和互聯網;

2010年,這三大要素的基礎也都基本具備了!小米的創辦,近在眼前!

然而雷軍也很清楚,手機是一個重研發的行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行。

最後,在小米創辦之初,晨興資本就進行了第一輪投資,投資額為500萬美元。緊接著,小米的創始團隊又拿出了500萬美元,其中包括雷軍的400萬美元,以及其他投資人的100萬美元。

在創業之初,雷軍的創始團隊就有1000萬美元的融資額,估值為2500萬美元。然而實際上,在小米還什麼都沒有做時,大家對它的估值就已經高達10億美元了。

所以雷軍在採訪中說:小米在啥都沒做時,就有10億美元的估值,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很多網友也評論說:「確實如此,他沒有吹牛」!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我想還是雷軍之前在金山的那段經歷,其次便是做國產品牌手機,的確是當年的風口產業。

當然了,實際上這些內容,在今年8月11日,小米舉行的10周年紀念會上發布的一本小米官方授權的傳記——《一往無前》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我們本文就是參考本書寫成的。

這本書詳細記述了小米這10年的成長經歷,探究這個公司為何成立4年,其估值就突破450億美元成為超級獨角獸,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拿下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而在挺進世界500強的這條道路上,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走了23年,杭州馬走了18年、廣州馬走了19年,而小米的雷軍卻僅僅只用了9年的時間,成為最年輕的全球500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