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顧客「愛」排隊?了解排隊動機,才能讓你的餐廳門庭若市

01

吃飯5分鐘,排隊兩小時

排隊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隊,因為排隊帶來秩序。在景區遊玩的時候需要排隊,在餐館吃飯的時候需要排隊,在上公交車人多的時候,需要排隊。排隊無處不在。

餐飲是一個兩極分化十分嚴重的產業,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比如筆者曾經去吃過的黃記煌三汁燜鍋,那個時候黃記煌還很火,基本上每一家店都需要排隊,長的時候1小時以上,短的時候也要20~30分鐘的時間。

相反,除了那些正在風頭上的餐廳之外,其它絕大多數的餐廳就反響平平了。排隊、等位等情況是看不到的,除非你在熱門景區、熱門地點。現在相比以前來講,排隊的情形其實是越來越頻繁的了。

說起來大規模排隊現象的始作俑者,還要回溯到15年、16年的網紅餐飲時代。網紅餐飲們成功的用互聯網營銷將自身炒熱,隨之而來的是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人。或是因為好奇,或是因為被朋友裹挾。

這一時期是排隊的高發時期,各個網紅餐飲門店就沒有不排隊的。甚至有時候人多的都需要排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吃到飯。但即使是這樣,大眾消費者們依舊是樂此不疲的去網紅餐飲排隊就餐。

甚至在這一時期還催生了各個「網紅餐飲試吃評價」這一群體。他們通過介紹各個網紅餐廳,並且去試吃,給出試吃體驗,然後將信息通過各大流量平台比如微博、公眾號、抖音等傳遞給廣大消費者。這一時期,網紅餐廳和餐飲網紅評價者們賺得盆滿缽滿。

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也都知道了。網紅餐飲快速死亡。具體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產品不行。但有一點確實很值得思考,那就是為什麼在產品不行的情況下,網紅餐廳們可以聚集起這麼大的流量呢?

02

顧客排隊的動機是什麼?

1、從眾

每個人都是從眾的,不存在完全不從眾的人。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只要是社會性動物,都會被各種社會事件、社會文化和其他人影響。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們並不會特意去分辨各個事情的是非曲折,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他們並不關心。所以多數情況下都是人云亦云。

談到從眾,不得不讓我想起以前外出吃飯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問題。通常來講,消費者如何選擇一家餐廳,自然是看這家餐廳提供的產品好不好,環境好不好,服務好不好,諸如此類。

其中產品好不好對於消費者的選擇影響很大。因為餐飲是快銷品類而不是耐用品類。開一家餐廳你不可能只賺新顧客的錢,維繫老顧客才能讓餐廳長久的生存下去。據不完全測算,對於一家餐廳來講,老顧客所佔比例達到40%~60%的時候,才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區間。

答案似乎很簡單,只要我們選擇那些好吃的餐廳去吃不就行了唄。但事實上情況要比這個複雜。比如我們可以發現,就味道來講,市面上的大多數產品其實半斤八兩,可能稍好一點,可能稍差一點,但彼此之間差距不大。

再加上我國目前大多數的餐廳還是街邊小店,他們的裝飾裝潢也是半斤八兩,所以這就給顧客的選擇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消費者們選擇餐廳的指標就變成了「看吃飯的人數」這一簡單、樸素的從眾心理。但這其實很多時候是不準確的。

筆者曾經去吃飯的時候就發現過這個問題,在一個地方,有兩家相差不大的餐廳,裡面的餐食無論是味道上,還是質量上都差不了多少,雖然能吃出差別,但並沒有明顯的差距。這時候哪家生意好,基本上要看運氣。

比如筆者第一天過去的時候,看到第一家門店人多,第二家門店人少,自然而然的就會選擇那家人多的餐廳。但,筆者第二天過去的時候,又看到了完全相反的情況,第二家人多,第一家人少。這時候筆者自然而然更傾向於去第二家人多的地方吃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簡單。最初的時候,兩家都沒有人,這時候來了一兩個人,他們隨即的選擇了一家進去。隨後,後面來的人看到一家有人,另一家沒人,自然就會選擇有人的那一家進去。於是,從眾效應就此開始了,有人的那家顧客越來越多。

人都是傾向於隨大流的,而不是自己去一點點分析優劣、分析好壞。那樣太費時間也太費精力了。「既然這家人這麼多,那麼自然這家東西就好,所以我也去這家」是每個人做選擇的時候都存在的傾向。

網紅餐飲就是這麼做的,雖然最終人們識破了網紅餐廳具體的水平。但是不得不否認,網紅餐廳的營銷做得確實好。通過各種大V背書,瘋狂打廣告,營銷噱頭,僱人排隊營造火熱的假象,輕而易舉的收割了大批消費者。

2、不得不排隊

顧客排隊除了上面說到的原因之外,也不排除因為餐廳產品、服務做的出色,產生巨大品牌影響力之後對顧客的吸引。比如像海底撈這種,基本上開在哪裡都很火爆,即便是到了火鍋勝地重慶,也依舊擁有巨大的人氣。

這時候顧客排隊的原因就不是簡單的從眾心理了,而是因為不得不排隊。當餐飲品牌擁有足夠的吸引力,顧客與餐廳的距離便不會成問題,當顧客心智中做出選擇之後,即便是排隊也會去吃。

因此,大多數人會選擇知名度高的餐廳,排隊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03

如何讓顧客享受排隊過程?

大多數情況下,排隊可以代表一家餐廳的好壞。站在餐飲經營者的角度,排隊多代表生意好,但是排隊也會為餐廳帶來隱患。

排隊意味著等待,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排隊2小時,可能吃飯只用幾分鐘時間。在長時間的排隊過程中,顧客的情緒難免會有波動,比如焦慮,不耐煩等等。這時候對商家其實就成了一種考驗。

剛才提到的海底撈應該是公認的「排隊之王」了,基本在飯點去海底撈,就沒有不排隊的時候。但是,我們發現海底撈排隊的顧客並不會出現焦慮的情況。

海底撈優質的服務不僅僅體現在餐廳之內,在餐廳外的排隊區也有著良好的服務。美甲、擦鞋之外,顧客還能夠在等位區享受到零食、水果等,還有象棋、五子棋等供人娛樂。顧客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覺得排隊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你的餐廳只是擺了幾個凳子,服務員又忙手忙腳的時候,顧客的排隊就成了煎熬,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即便你餐廳的產品再好吃,但是顧客得到的體驗卻不好,從而影響到了下次來餐廳吃飯的期待和想法。

在顧客排隊的過程中,餐廳除了提供好服務之外,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設置自動點餐機器,或者排隊等位小程序,能夠讓顧客自由調整時間,等快到號的時候再過來,這樣的方式顧客也是非常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