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金融監管機構在205號文的基礎下公布了與本地商業保理行業情況相適應的行業監督管理辦法。日前,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上海市商業保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上海作為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前沿陣地和發展最壯大的地區之一,此次的《暫行辦法》也在205號文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我國商業保理行業已結束試點初創期,進入了成長期。自2012年商務部開展商業保理試點以來,其產品不斷發展創新,行業的領域也在擴寬,對實業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扶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商業保理行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面對當下的挑戰時,如何得到創新可持續發展,是擺在我們眼前共同的課題。
強監管行動仍將持續
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商業保理監管205號文所提及的清理截至時間,很多省份的清理工作卻還在加速持續中。其實自2014年以來,法院受理保理糾紛案件就超過萬件。比如深圳市,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5238家涉嫌「失聯」的商業保理企業後,,7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倒閉的商業保理企業名單,共有600家。安徽省也在七月完成了全省商業保理清理規範工作,據了解,安徽省共有商業保理企業和兼營商業保理業務公司105家,經清理,初步認定正常經營類企業19家,非正常經營類企業86家,其中17家被註銷營業執照,20家通過變更經營範圍(名稱)方式退出市場,49家被列入市場監管異常經營名錄。根據各地方金融局網站公布信息顯示,各地的商業保理行業出清仍在持續。
此外,商業保理公司自商務部門轉隸銀保監會和地方金融管理局監管後,也開始可以納入央行徵信。將失信行為納入徵信體系,對商業保理公司防範業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8月10日,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發布通知,表示將遴選推薦一批有一定實力、經營業績好的商業保理企業,並與中央銀行徵信中心協調,儘快實現中央銀行徵信系統接入。根據該會披露信息,有接入徵信需求的商業保理企業,需上報近三年業務數據,包括業務量、業務筆數、融資餘額、營業利潤、客戶數量、服務核心企業數量、服務中小企業數量。
向數字化模式轉型已成定局
隨著新興技術對金融行業的滲透,越來越多的商業保理公司也逐步正在發力於金融科技創新和數字化建設,探索創新發展道路。不論是藉助區塊鏈技術,還是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都可以提升商業保理公司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商業保理公司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風控是保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數字化建設有助於保理加強風控能力,拓寬市場領域,也是適應行業新常態,積極擁抱監管的有效行動。商業保理公司應與銀行、信用保險、徵信機構、金融科技服務商等機構達成密切合作,利用多種手段,提升數字化能力,攜手服務實體經濟,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各地政府陸續發布有關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新政推動保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如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上個月正式對外發布了《關於發揮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特色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的通知》,鼓勵其提升服務質效,應針對性地創新產品及業務模式,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藉助線上業務系統和供應鏈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優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瑞理通賦能保理行業,數字化引領新變革
瑞理通——保理業務與數字科技的融合與創新。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保理業務迎來數字化、平台化時代。近幾年來,不少核心企業出現了債券暴雷現象,連累保理公司,加上保理從一開始就脫離供應鏈體系,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保理業務中虛構基礎交易、偽造應收賬款轉讓通知、以金融創新為名過度擴張信用等亂象。數字化轉型一方面可以解決這些風險問題,運用瑞理通銀行體系能夠在資金監管、合規操作上重點把控貿易真實性審核、應收賬款受讓、回收等關鍵環節,有效防範業務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商業保理公司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擴大市場競爭力。
瑞理通促進了保理行業的線上化進程,減少甚至消除人為干預,有效避免融資企業通過偽造貿易合同、貿易單據、對賬單、發票等方式虛構商務貿易騙取保理商信任獲取融資的行為。結合瑞理通的專業賬戶體系,避免在保理商放款後,中小融資企業私下通知核心企業變更付款賬號,或者要求核心企業付款至中小企業的其他賬號,保障交易資金真實,資金專款專用,防控虛假貿易。
防控保理的信用風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回款管理。針對間接還款,在款項到期前應該能夠自動預警,及時有效防控風險。藉助瑞理通的銀行資金監管體系,配套專業的銀行賬戶結算體系和現金管理類產品,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回款管理細則進行保理回款的管理和考核,並可以設定保理業務回款情況的經常性監控,一旦發現客戶出現間接回款情況,應立即採取相關措施(如提前凍結賬戶保證金等措施)來控制風險。
以行內支付系統為基礎,票據支付系統、銀行卡支付系統等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支付體系,在保理交易的過程當中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務。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服務形式,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效率、質量、管理水平及支付效率,促進支付產業和保理行業的融合貫通。
企業大數據風險管理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