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包餛飩」,「一碗餛飩」小程序上線了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2014年開張時,曾向公眾發起昵稱徵集,最終「餛飩皮」高票當選。搬進「餛飩皮」六年,上海交響樂團真的轉行包起了「餛飩」,上線了一款名為「一碗餛飩」的小程序。

4月8日,這款小程序正式上線,內含「購文創」「聽音樂」「賞現場」三大版塊。

受新冠疫情影響,上交近幾個月的演出活動陸續取消,但未曾打烊歇業。自1月底轉戰線上,上交一直保持著線上活動的高頻率上新,更針對不同觀眾群體,不間斷開發出新的線上產品。

「一碗餛飩」小程序

這些豐富的線上產品成了「一碗餛飩」的主打食材。

「購文創」版塊,除了搪瓷杯、音符竹扇、高級灰公文包、披著指揮棒外衣的U盤,還有古典廠牌DG為上交全球發行的《GATEWAYS》(中文名《門道》),這張唱片曾被《泰晤士報》打出四星好評。

「聽音樂」版塊,目前包括「有準備的聆聽」和「周末線上音樂會」。

「聽音樂」版塊

其中,「有準備的聆聽」有上交演奏家們錄製的120段音頻,每期約9分鐘,由演奏家們介紹自己喜歡的一位作曲家及其一部作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這裡,你能聽到海頓、莫扎特、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皮亞佐拉、陳鋼、李煥之等中外作曲家的「心聲」。

「周末線上音樂會」目前有16場、共計22首曲目,用音頻復盤了音樂總監余隆指揮上交以往演出的一些精彩記憶,今後會持續更新。

「賞現場」版塊,目前有69堂「首席大師課」、3場「在線場」系列音樂會、19場「大師不在台上」,這也是疫情期間,上交不斷嘗試多終端呈現的一個縮影。

「賞現場」版塊

其中,「首席大師課」上線後引來多方熱議,被《紐約時報》關注和點贊,並在澎湃新聞「追光燈」頻道陸續更新。

「在線場」系列音樂會通過澎湃新聞「上直播」等平台直播,將上交的室內音樂會送到天南海北的觀眾眼前,首場直播便收到90多萬人次點擊觀看。

「大師不在台上」是上交創辦多年的線下音樂品牌,記錄了樂迷與音樂家們近距離互動時,音樂家們不為人熟知的一面。重溫這些視頻時,你可以與大提琴家王健共烹小鮮,與小提琴家王之炅同打太極,看焦元溥和王耀慶跨界聊音樂,與上交的CP伉儷們共話生活點滴。

為什麼要端出「一碗餛飩」?上交團長周平解釋,從1月27日的「音樂隔離包」開始,上交步履不停,在微信公眾號陸續推出6個很受歡迎的音樂產品,「做到現在,我們已經積累了數量龐大的音視頻資源,但觀眾希望完整體驗或者回放看的話,在微信公眾號上搜索很不方便,再加上我們還需要持續更新添加,於是我們想到包這樣『一碗餛飩』,可以讓登陸小程序的用戶方便快捷地搜索使用這些優質資源。」

(註:關注微信公眾號上海交響樂團服務號,即可登陸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