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一代「降價王」,16GB+512GB跳水2500元,5300mah+衛星通信

大降價的機型不意味著它是賣得不好,還可能是因為它本來定價就不便宜,所以一旦到了清倉期,自然而然的就會大降價,目前小米旗下就有這樣一款機型,它就是小米14 Ultra,如今它已經成為了小米新一代「降價王」,跌幅非常大,但如果因此覺得這款手機不行,或者賣得不好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國產高端旗艦中,這款手機算是非常成功的機型了。

去年2月份這款小米14 Ultra發布的時候,儘管起步價上漲到了6499元,卻並未引起消費者們反感,因為它的實力撐得起這個價格,不僅影像能力達到了行業一流水準,還全系支持了衛星通信,開賣的銷量甚至還超出了小米公司的預期,不過這款旗艦開賣已經超過一年了,再加上現在又迎來了618,小米公司選擇將其清倉,一方面也是想要藉此衝擊更好的銷量成績。

目前這款旗艦官方降價後還可以疊加國補,全系版本跳水2500元,標配版甚至因此售空,至於曾經6999元的16GB+512GB高配版,如今到手價也才4499元,16GB+1TB頂配版也不貴了,對比來看它的性價比甚至比小米15系列旗艦高得多,這種價格跳水,看起來像是清庫存,但仔細一看,它的綜合體驗和配置,依然能「碾一票」市面上的新款旗艦。與其說它是舊款降價,不如說是一個「高配平價」的撿漏窗口。

簡單聊下配置,首先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它的影像系統。主攝用的是索尼 LYT-900感測器,不僅大底,還支持f/1.63到f/4.0的可變光圈,真正實現了「硬體級景深控制」;另外三顆IMX858副攝也不是簡單「湊數」,而是覆蓋了從超廣角到5倍長焦的完整焦段,而且畫質基本在線。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還在這代旗艦中加入了自研的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台「Xiaomi AISP」,說實話,這聽起來像是宣傳口號,但從實際拍照樣張來看,它在極限逆光、暗光條件下的處理能力確實有了明顯提升。

處理器用的是驍龍8 Gen3,這已經是旗艦標配沒啥好說的,但小米這次特別設計了雙路環形冷泵系統,甚至主攝模塊也單獨做了一個散熱通道,搞得像是為打遊戲和攝影分開做了優化。這在我看來是挺實用的改動,尤其是現在夏天到了,很多手機拍幾張照片就燙手,它這套系統能有效控溫,而且不犧牲性能輸出,算是個「小巧思」。

屏幕部分也值得簡單說一下,6.73英寸的OLED四曲屏,2K解析度加上120Hz的LTPO刷新率,屬於那種「你看著就覺得高級」的屏,局部峰值亮度高達3000nit,即使在戶外也完全不虛,配合1920Hz高頻PWM調光和萊茵三重認證,對眼睛也更友好。這塊屏幕用起來的感覺就是「順滑又舒服」,不是那種盲目追求炫技,而是真的在用戶體驗上做了些功課。

小米14 Ultra現在這個階段的價格,確實可以說是「旗艦體驗、非旗艦價」。它不再是最新款,但整體素質依舊能打。買它不是因為預算有限,而是因為你知道你在用的是一款「打折的高端」。當然,它也不是毫無缺點,比如相機模組稍微有點厚,裸機手感不算輕盈,但這種以功能換來的重量,也還算合理。現在的問題是,清倉價格的背後,是庫存有限的現實,標配版售空了,其它高配版也很快售空,你們覺得這款旗艦值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