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領域創新突破!北斗定位應用有多廣?定位有多強?梳理↓

央視網消息:5月18日,《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7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9%。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突破12.9萬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北斗系統在行業領域和大眾消費領域深化應用

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超5700億元。這背後,是北斗系統在行業領域和大眾消費領域的深化應用。北斗定位到底應用有多廣?定位有多強?

白皮書顯示,2024年,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超過4.1億台。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2.94億台。包括物聯網、穿戴式、車載、高精度等在內的各類定位終端設備銷量超過1.2億台(套)。隨著衛星導航設備出貨量的持續增長,國內多個導航地圖供應商正式切換為北斗優先定位。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大可介紹,11家主要電子地圖服務供應商提供位置服務日均超1萬億次,日均提供導航服務總里程超40億公里。北斗高精度車道級導航已基本實現了全國城鄉鎮道路全覆蓋。

多領域創新突破 大幅提升服務能力水平

白皮書顯示,目前,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電力以及大眾消費等多個領域實現創新突破,大幅提升了高精度位置服務的能力水平。

在交通運輸領域,截至2024年底,在道路營運車輛、郵政快遞車輛、軌道交通等方面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設備約1350萬台(套)。此外,在港口裝卸和堆場的全自動化作業中,安裝了北斗導航設備的無人集卡運行效率提升了25%。

2024年,電力行業也在持續大力推進北斗應用,推廣各類應用終端超過50萬台(套),為無人機自主巡檢、變電站機器人巡檢、桿塔監測等業務應用的智能設備提供可靠的、精準的高精度位置服務,輸電隱患排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北斗系統「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大

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北斗系統全面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等11個國際組織的標準體系,並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

目前,奈及利亞、突尼西亞、塞內加爾等30多個非洲國家已建設北斗CORS站。目前,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下一步,北斗系統將加速與5G通信、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技術融合,發揮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