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服務科技創新,上海各家金融機構表態了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上海金融界引發強烈反響,令正在奮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上海金融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上海市委金融辦、市金融工作黨委表示,將會同中央在滬金融管理部門和市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聯動發展,構建和完善全鏈條科技金融體系,統籌發揮股權投資、多層次資本市場、科技信貸和科技保險等作用,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重視人才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時說,人工智慧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

建設銀行上海徐匯濱江支行網點負責人施昀在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難掩內心激動:「作為一名85後的金融工作者,我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將堅決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託建設銀行科創金融體系,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

施昀所在的建設銀行上海徐匯濱江支行離「模速空間」很近,致力於為區域內的科創企業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與支持。自與「模速空間」合作開始,施昀便成立了一支7人突擊隊,由其本人作為突擊隊長,全體黨員及客戶經理作為突擊隊員,服務陪伴「模速空間」成長。像施昀這樣的年輕網點負責人在建行還有很多,建行上海市分行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員工投身一線,更好服務所在區域內科技創新企業發展。

對於科技金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已經成為滬上金融業的共識。上海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力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上海農商銀行科技金融青年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上海農商銀行近年來積極培養青年專業人才,以「青年人才引擎」驅動科技金融創新。截至2025年3月末,全行科技金融專職青年人才隊伍超200人,成立科技金融行業研究院,下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12個研究分院,擁有一支覆蓋總分支行、前中後台的超300人青年研究員隊伍,推動科技企業貸款規模突破1200億元,科技企業貸款存量客戶近4500戶,其中超97%為中小微科技企業。

提升專業服務

圍繞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上海金融機構憑藉專業能力,設立專業部門,優化專屬流程,創新專門產品,全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年8月,交通銀行於上海張江設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並於張江「模力社區」設立「ai服務站」,該服務站依託交通銀行的金融資源和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的產業優勢,為人工智慧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投融資對接、財務顧問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解決資金及企業運營難題。

交通銀行業務總監兼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塗宏表示,交通銀行將堅決履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職責使命,著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導金融資源向「硬科技」「卡脖子」等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領域聚集。尤其在人工智慧行業方面,不斷提升行業研究能力,識別新賽道、培育好企業、打造新動能。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目前已經為「模速空間」7家入駐企業提供開戶、結算、融資等綜合金融服務,提供信貸支持超20億元。近年來,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全力打造「1個科創中心+3個分中心+8個特色支行+20個特色網點」的專營網路架構,創新科創審貸中心,開闢綠色評審通道,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品矩陣,形成貫通創新鏈條的金融支持閉環。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圍繞上海市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打造一體化創新服務機制,全方位助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

針對上海科創產業聚集發展的顯著特徵,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通過專門隊伍、專門產品、專門政策、專門機構、專門考評、專門流程的機制建設,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體系。在此框架下,成立「科創金融中心」,在浦東、閔行、臨港區域設立三家「科創金融特色支行」,並獲批一家科技支行,配備專門的科創金融團隊,專註服務科創金融客群,主攻科創企業服務,實現精準對接、靠前一步。

打造協同生態

銀行、證券、租賃……各領域金融機構攜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科創協同生態,正在進一步完善。

近期,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作為上海科創金融聯盟輪值理事長單位,發布《上海金融支持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創新發展倡議書》,號召各成員單位從引入耐心資本、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需求、服務企業技術研發等10個維度,助力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此前,中行上海市分行還聯動集團綜合經營公司,打造「中銀特色投貸聯動」業務模式;推出中銀科創生態夥伴計劃,積極打造以服務科技型企業為核心的科創生態圈和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王曉表示,下一步中行上海市分行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將上海的產業優勢和中行的業務特色緊密結合,助力上海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增長極。

剛剛完成合併重組的國泰海通,是上海資本市場支持科創的重要力量,也是金融協同服務的重要力量。國泰海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健表示,將努力當好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下一步,國泰海通將聚焦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3+6」重點產業,發揮「投資+投行+投研」協同聯動效應,更好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的聯動發展——做好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的賦能者,積極探索「投孵聯動」模式,不斷熟悉科創企業的商業模型和成長路徑,以市場化機制更好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做好科技金融綜合服務的提供者,堅定打造「產業投行」,完善企業上市、再融資、併購重組、做市交易、股權激勵等全業務鏈服務,更好匹配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需求。做好科技企業潛力價值的發現者,加快推動研究所、政策和產業研究院協同發展,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規律,前瞻研判技術進步方向和產業投資機會,深入發掘科技企業投資價值。做好金融協同聯動服務的牽引者,主動聯合銀行、保險等其他類型金融機構及產業資本,建立包括私募股權、股票、債券、信貸、保險等在內的互補互促、功能接續的產品服務生態。

通過整合集團內外資源優勢,浦發銀行同樣在為科技企業提供「商行+投行+生態」一體化服務模式。通過「熱帶雨林」式服務模式,浦發銀行圍繞科技企業開展分層分類賦能,形成了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信用貸款產品體系。依託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浦發銀行在上海服務了1.3萬家科技企業,科技金融貸款規模超1300億元。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表示,將堅持以「數智化」戰略推進科技金融建設,全力服務科技創新,持續發揮自身金融優勢,致力打造科技企業「首選夥伴銀行」。

浦銀金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鵬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為金融租賃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科技金融賽道投放達132億元,佔總投放金額的60%。下階段,浦銀金租將持續深化對戰略新興產業的研究與洞察,聚焦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探索知識產權質押租賃、投租聯動等創新業務,為科創企業提供更為多元、適配的金融服務,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服務效率與質量,精準匹配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

提供風險保障

在科技創新「從0到10」過程中面臨的諸多風險,背後亦有上海金融機構的強力保障。

作為總部位於上海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中國太保已經將科技基因刻入公司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近年來,隨著「數智太保」規劃的全面落地,公司的服務能力、風控能力在數智賦能下實現有效提升,保險數字勞動力應用、科技保險產品落地、科創耐心資本投資等為行業創新持續輸出「太保樣本」。

中國太保表示,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中國太保下一步深入推進「人工智慧+」戰略增添了信心、堅定了方向。面向未來,中國太保將深化「人工智慧+」戰略,積極擁抱科技創新,加速技術對業務的賦能,著力改善經營質效,不斷探索人工智慧領域風險減量管理市場,研究更多ai應用伴生風險的保障產品和挖掘更多新的業務增長點,更好發揮保險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積極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信心倍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陸棟表示,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項目,以自身專業優勢和出口信保服務創新大力支持科技「出海」,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積極幫助外經貿企業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複雜變化,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作出上海信保新貢獻。

為給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保障,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成立了科技金融保險專班,統籌科技保險板塊發展,針對企業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科技活動等階段面臨的風險,創新科技金融保險產品供給,打造全生命周期保險保障與服務體系。2024年全年,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科技保險提供風險保障金額超1萬億元,累計創新開發科技保險產品超30款,涵蓋研發類、財產類、經營類、人身類和知識產權類風險保障,覆蓋生物醫藥、專精特新、高端製造、集成電路等多個高新科技領域。

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蘇東表示,服務新質生產力,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也是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環節。未來公司將以科技金融保險為抓手,進一步助力科技創新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