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造 集群領跑|寧晉電線電纜:共享輻照 「鏈」通上下游

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訊(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陳新,注意束流強度啊,要保證交聯效果。」「明白,束流與照射角度處於最佳狀態,下午可以交付客戶。」4月2日上午,寧晉縣的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歐達」)銷售經理趙合義在公司共享輻照車間查看工作進度。

河北歐達共享輻照車間。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 攝

「這是一個青海客戶下的一個8萬米電纜急單,當天就要發貨,要不是有共享輻照車間,訂單再大我都不接。」同樣位於寧晉縣的河北慧明線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明線纜」)總經理薄乃欽一邊說著,一邊準備調度車輛。

什麼是輻照?一個共享輻照車間,怎麼會有這麼大作用?

電線電纜輻照是指利用高能輻射對電線電纜絕緣層和護套層進行處理,使其中的聚合物材料發生交聯反應,形成更緊密的分子結構,更耐高溫、耐腐蝕,使用壽命延長。經過輻照後的電纜絕緣層耐熱溫程度可以達到105℃至150℃,可適應更極端的應用環境,近年來銷量很大的光伏電纜就必須經過輻照加工。

之前當地沒有輻照設備,寧晉電線電纜企業要把產品發到天津山東等地去做輻照加工,來回約600公里,時間一般要3天,周期長、成本高,輻照加工費用和運輸費用約佔總成本的30%~40%,很不划算。

趙合義(左)在公司共享輻照車間查看工作進度。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 攝

前幾年,慧明線纜曾接過一個新疆客戶的9萬米光伏電纜訂單,到外地輻照加工時趕上對方排產已滿,光排隊就等了2天,向新疆發貨時,已經比合同約定晚了3天,公司白白損失了1萬多元違約金。

「類似的經歷,我們寧晉很多企業都遇到過。輻照工序已經成為制約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卡脖子』環節。」薄乃欽說。

寧晉縣擁有電線電纜生產配套企業2300多家,有2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9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0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有產業需求、有市場潛力,為什麼不自建輻照車間?

龍頭帶動,付諸行動。2022年12月,寧晉兩家龍頭企業萬方集團與明達集團聯合投資4800餘萬元,開始建設歐達共享輻照車間。2023年7月1日,歐達共享輻照車間一期項目在寧晉縣萬方產業園投產。

薄乃欽(左)和同事在輻照車間查看已經完成輻照的產品。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 攝

華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基地有了自己的輻照車間,讓寧晉電線電纜企業如虎添翼。「在本縣輻照加工,運輸人工費全省了,成本由每米約0.14元降至每米約0.045元,時間也由3天壓縮至1天,還能從這裡直接發貨,讓我們產品有了更強的競爭力。」薄乃欽說,今天這筆8萬米的訂單,下午4點就會裝車發貨,兩天後到達青海。

「新車間擁有後發優勢。目前車間引進的輻照設備是國內第一流的。」趙合義介紹,去年二期工程投產後,車間已擁有4台電子加速器,輻照服務可涵蓋外徑60毫米以下的航空航天、艦船、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光伏和風能專用電線電纜領域,年輻照量可達130萬千米。

不光在輻照工序進行共享,河北歐達還提供共享試驗、共享設備、共享發貨場地和線纜包裝服務,助力電線電纜企業由製造向「智造」轉型。

河北歐達技術人員在共享輻照車間巡視設備。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 攝

如今,河北歐達已與80餘家本地企業達成合作關係,不僅為慧明線纜這樣的集群企業降本增效,還使寧晉電線電纜(中低壓)產業集群企業形成了更加緊密的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集群向更高水平發展。

2024年,寧晉電線電纜產業完成營業收入688.91億元,同比增長28.9%,上繳稅金7.47億元,同比增長22.2%,交出了亮麗的發展成績單。

「寧晉縣電線電纜產業通過抱團發展、共享智造的模式,成功蹚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集群推進處相關負責人說,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通過共享資源、技術和設備,優化產業集群的資源配置,解決共性製造需求的難題,從而塑造出寧晉線纜產業的競爭新優勢。

河北歐達技術人員在共享輻照車間探討生產工藝。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袁立朋 攝

記者手記:輻照車間里的「共生密碼」

廣袤的冀中平原上,曾困擾寧晉縣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輻照困境」正在悄然化解。這個變化的背後,是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戰略的精準落子。根據《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寧晉縣率先構建起「平台共享+技術賦能」的創新體系。共享輻照車間不僅配備智能化加速器設備,更搭建起全流程數字管理系統,使產業集群從「物理集聚」向「化學融合」深度轉變。

這種「共享智造」新模式,正在書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河北答卷。通過生產要素的集約化配置和創新資源的系統化整合,寧晉經驗為特色產業集群突破發展瓶頸提供了示範樣本。當智能共享的齒輪帶動產業集群的鏈條,一場以協同創新驅動質量變革、效率提升的產業變革,正在燕趙大地蓬勃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