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代表|李東林:人工智慧引爆各行各業,如何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2025年開年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人工智慧,deepseek出來後,引爆社會各行各業。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早在去年就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並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與關注。

隨著今年全國兩會臨近,近日,記者在中車株洲所創新展示中心見到李東林,他向記者分享了2025年全國兩會他將重點關注哪些領域?背後有哪些考量?

2024年全國兩會上,李東林主要就核心出口產品供應鏈碳減排、重大工程建設綠色化、新型儲能行業標準體系與監管機制完善、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建議。

讓李東林印象深刻的是,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建議提出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專門邀請他一同赴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參加人工智慧技術產業發展與立法情況調研。

2025年1月,教育部組織召開代表委員座談會,會議邀請李東林就人工智慧對製造業發展帶來的影響以及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進行了分享,會上,他還結合湖南職教人才集聚和產教融合的特點,彙報了人工智慧加速發展背景下,對未來職教體系轉型升級的思考建議,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視與關注。

作為一名交通和能源裝備製造行業的代表,今年李東林將重點關注與「交通強國」、「3060」雙碳目標、「科教強國」等國家戰略、形勢熱點緊密契合的領域,比如軌道交通裝備更新改造、綠電制氫、人工智慧與產教融合、磁浮產業發展等。例如,在人工智慧加快應用的背景下,他認為,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出台政策,圍繞傳統技能工人轉型、人才培養範式升級、職教資源布局調整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通過創新賦能cr450高速動車組樣車成功下線,推動高鐵技術邁向新高度;助力9款系列化新能源機車全球首發,滿足了不同場景的運輸需求;全球最大功率20mw海上漂浮式風電機組成功下線;業內首個新型電力系統動模實驗平台建立……

2024年對中車株洲所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迎來了建所65周年,搬遷了新址,開啟了全新啟航。軌道交通、新能源裝備、汽車與工業三大產業集群千帆競發,國企改革持續深化,經營業績突破600億元,高質量發展邁入「快車道」。

李東林表示:「我們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產業的『含新量、含智量、含綠量』。」

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迭代,中車株所也將緊跟時代,升級現有產業服務ai,發揮ai人才窪地優勢,重點拓展海外市場,把ai和軌道交通、新能源、製造結合,輸出中車株所的智能解決方案,在國際上打響中國ai品牌。

 瀟湘晨報記者鄧舒文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