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王彬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
新質生產力鍛造的「神秘東方力量」,登上蛇年春晚了!
在剛剛的春晚舞台上,杭州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張藝謀導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秧BOT》亮相。人形機器人上演「秧歌大戲」,人機斗舞,直接次元壁擊穿,毫無違和感,相當炸場,熱鬧喜慶。節目中的人形機器人,節奏感極強,展現了超高的技藝,也彷彿具備了「人的靈魂」,讓人看得過癮,內心也振奮不已。主持人撒貝南也調侃道:「這機器人啥都好,就是少了兩道眉毛。」據悉,這不是宇樹科技第一次亮相央視春晚,此前宇樹的機器狗,也曾出現在央視牛年春晚,科技感、喜慶感十足。
宇樹科技是杭州科技企業「六小龍」之一。近段時間以來,杭州「六小龍」出圈不斷,被稱為「科技新貴」「神秘東方力量」。遊戲科學的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強腦科技是國內腦機介面領域的領先企業,與馬斯克的Neuralink成為全球唯二融資超過2億美元的腦機介面公司……
現在,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單腳跳、360°旋轉跳、提速奔跑、上下樓梯等動作都可以輕鬆拿下,走路更順、跑步更像人,在「擬人」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宇樹的機器狗,也不斷迭代升級,在電力巡檢、應急救援、工業檢測等日常場景中發揮作用。杭州「六小龍」靠硬核實力,逐漸聲名鵲起,也讓我們由衷感慨,科技的日新月異,創新的顛覆性價值。一個充滿想像空間深刻改變社會生活的「賽博朋克」世界,彷彿正在向我們招手。
人形機器人今晚炸場,是春晚「科技賦能」「科技轉型」的一個具象化表現,也為新質生產力、硬核科技力提供了展示的時代大舞台。對於觀眾們來說,這樣的節目,是科技與人文結合的產物,跳脫出了固定的框架,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科技感,帶來的是精神世界的豐盈,彰顯的是滿滿的創新活力。
社會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的胸懷,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以及包容開放的社會心態,「科技改變生活」的社會理念,也透過這一節目,一一得以充分顯現。《秧BOT》,也折射出我們今天對於科技的原則與態度,即「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再綜合杭州「六小龍」的一系列科技創新與實際應用,也讓我們對「以人為本,智能向善」這一價值內核的感知愈發清晰。
在蛇年春晚上,浙江面孔、浙江元素,還有不少。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青年演員陳麗君、何青青,繼2024年龍年春晚後又登春晚,兩人在張小婉、管樂、閆佩倫主演的小品《借傘》中驚喜亮相,帶來越劇表演。浙江婺劇團更是八登春晚,帶來精彩武戲。浙江嘉興的舞蹈演員朱潔靜,第四次亮相春晚,帶來舞蹈《幽蘭》。浙籍羽毛球國手王昶,與張雨霏等其他運動員一起,和陳奕迅演唱《孤勇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浙江的「最美基層民警」樓仁斌,也受邀參加春晚,十年下水救起十三人,便是他最榮耀的「軍功章」。
跳起秧歌舞的人形機器人,唱越劇的陳麗君,救人的樓仁斌,勇闖奧運的王昶……他們能夠出現在世人面前,都是很不容易的事。背後都寫滿了「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式的故事,信奉的是「厚積薄發」之道,正如司馬遷《史記》中所言,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也與浙江一直以來的實幹精神與氣質相契合。
最後,回歸「黑科技」的話題, 我們堅信,杭州「六小龍」的傳奇才剛剛開始,浙江的故事仍需揮墨續寫,浙江「小宇宙」蓄勢待發。當然,前路不會是平坦通暢的,註定充滿崎嶇和坎坷,科技創新也不會是「一鎚子買賣」,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在勝不驕敗不餒中久久為功,砥礪前行,接續奮進。
我們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成為一名堅定的長期主義者。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這不只適用於科技創新,也適用於每一份夢想與追求。這也對社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擁有「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的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