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號和計算器的數字順序為什麼不一樣?

電話和計算器都有數字鍵盤,雖然固定電話如今很少看到,但手機的撥號鍵盤延續了其特點。那麼你有沒有發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它們都包含了「0-9」這10個數字,但如果細看你會發現這是兩種不同的鍵盤布局。

雖然兩者都為「3*3+1」的布局,可計算器的按鍵最上面是「789」,而反觀手機撥號鍵,「789」則被放到了下面。那麼都是輸入數字,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數字排列呢?

先從計算器說起。作為計算的輔助工具,在計算器還沒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最早用的就是咱們的算盤了。

之後在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式計算器。這種機械計算器不用電池,全靠裡面的齒輪轉動來計算數字,使用起來相對複雜。並且由於是純機械設計,沒有數字按鍵,但有數字的顯示排列,從上到下是0-9,從左到右是10-1。

而帶有按鍵的計算器誕生在1916年,並且一開始就使用了目前計算器的「3*3」布局,按鍵「0」在最下面。

這種布局跟計算時各個數字按鍵的使用頻率有關,數值越小,使用頻率越大。以至於後來的電子計算器都沿用了這個按鍵布局。

這其中也包括電腦鍵盤的小鍵盤數字,以及收銀機等帶數字計算功能的按鍵都是使用的計算器布局。

至於撥號鍵這邊,最早是出現在電話機上。

早期的電話機是旋轉式撥號,但由於容易撥錯號,且撥號費時間等等因素,後來逐漸被按鍵式電話機取代。

不過在旋轉式撥號電話機上就已經可以看出,數字是從上往下排列的。

而在按鍵電話誕生之初,貝爾實驗室曾給出了十幾種按鍵方案,並邀請了多位用戶進行測試,對撥號精確度以及速度進行對比。

結果顯示,最終勝出的「3*3+1」和「5+5」這兩種布局在速度和準確率上都比較接近,並且通過參與用戶的喜好來看,幾乎所有測試人員都不喜歡「5+5」的布局。

於是經過多方面考慮,比如美觀、尺寸、製作工藝等等,最終決定使用「3*3+1」這種布局。

但是這種布局裡面,數字的排列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從上到下正序,一種則是倒序(也就是計算器布局)。

經過測試,倒序的計算器布局在輸入同一組數字需要5.08秒,而正序只需要4.92秒。

雖然差距不大,但就從二選一的角度來說,從上往下排列的方式更佔優勢,於是就形成了如今的撥號界面。

並且,撥號鍵盤上一般每個數字對應著英文字母,如果從上往下倒序排列的話,那字母是否顛倒呢?

因此,發展到如今的智能手機,為了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才出現了手機撥號界面和計算器界面不一樣的局面。

那麼這兩種按鍵,你更習慣用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