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加快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研發

it之家 5 月 18 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第五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 50 人論壇上,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表示:昨天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這也是(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首個公共平台。

通過這個公共平台,將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撐為一體的創新生態,同時加快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研發。

圖源 pexels

她表示,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海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以「應用牽引、場景驅動」為導向,支持人形機器人本體、具身智能大模型、靈巧手等關鍵技術攻關;深化工業製造、服務等領域人形機器人應用,爭取三年內實現 1000 台規模化應用示範。

it之家查詢發現,上海正著力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2023 年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 3800 億元、規上企業約 350 家、人才規模超 25 萬人;2023 年工業機器人產值為 249.02 億元、產量約 6.6 萬台,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全長三角造」機器人出貨量達 2338 台。

根據《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到 2025 年,上海將在品牌、應用場景和產業規模方面實現「十百千」突破 —— 打造 10 家行業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 個標杆示範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 億元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

張英表示,上海將加快實施「智能機器人 +」行動,推動萬台智能機器人進智能工廠,2025 年重點行業機器人密度達到 500 台 / 萬人。

在分享新賽道的未來計劃時,張英談到了幾個領域,包括大模型賽道、人形機器人賽道、寬禁帶半導體賽道、綠色低碳賽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賽道、低空經濟賽道、新材料賽道、先進核能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