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網紅」也能評上研究員,上海率先面向市場端開展科技傳播職稱認定

走上2024上海科技節紅毯的「科技傳播紅人」

「沒想到我能評上上海市科技傳播高級職稱。」接過證書,b站百大up「稚暉君」、智元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志輝驚喜地說。今天(18日)開幕的上海科技節舉行了全國首批科技傳播專業高級職稱獲得者授證儀式,除彭志輝外,還有網名「菠蘿」的科普作家李治中、「混子哥」陳磊等20多人獲評上海市科技傳播高級職稱。會上還啟動了科技傳播中級職稱申報。

去年,上海人社局下發《關於開展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級(含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其中高評委下單設科技傳播組,引發廣大科普工作者的關注。李治中第一時間提交了高級職稱評定所需的各種材料,並通過了專家組答辯,最終順利取得「研究員」高級職稱認定。彭志輝也是第一時間關注到了這則《通知》,讓正在創業中的他獲得了一個夢寐以求的高級職稱。

市科委科普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上海市職稱評審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與科研工作者「擠」同一個賽道,實際評審中,常出現非科技傳播領域專家評審科技傳播工作者的情況;由於缺少對科技傳播工作具體的評審細則,常套用科技諮詢與科技管理的評審細則。本次上海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技傳播」方向,不再以論文或專著為硬性要求,在副高級評審中,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體發表新興產業或前沿科技相關科普文章也可以作為評審指標。

市科委相關人員表示,上海是最早提出發展科普產業的地區,科普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研究員」、「副研究員」這樣的科普專業技能職稱評定序列,能夠極大鼓勵人們投身科普事業,有望實現科普產業的具象化,促進科普產業的壯大。

獲得高級職稱後,李治中計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名片中加上了「研究員」頭銜,「這個小小的頭銜變化,對我們對接更多的科普機構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讓公眾快速認識一批具有公信力的科普工作者。」他說。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圖:袁婧攝編輯:沈湫莎責任編輯:任荃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