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國產化再進一步:航空起降制動系統實驗室掛牌!或研反推裝置

2024年4月29日,中國航空工業又邁進一步,全國首個「先進航空起降制動系統技術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這一實驗室由航空工業制動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載中心和航辰系統公司共同組建,旨在搭建產學研創新平台,持續加強技術研究合作交流,推動航空制動系統技術再攀新高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載中心作為我國航空科技的重要基地,其在航空起降制動系統研究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航空工業制動公司作為我國航空制動系統的領軍企業,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航辰系統公司的加入,則為實驗室提供了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市場需求信息。三方的強強聯合,使得這個聯合實驗室成為了我國航空起降制動系統技術研究的黃金組合。

航空起降制動系統是飛機安全著陸的關鍵部分,它承擔著確保飛機在跑道上安全停止的重要任務。該系統主要包括起落架剎車系統、防滯系統、擾流板和襟翼、減速板、制動液壓系統以及電子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多個部件和系統,它們共同協作,確保飛機在起降過程中能夠安全、平穩地減速和停止。

值得驕傲的是,我國在航空起降制動系統的許多關鍵部件,包括飛機輪胎、起落架、剎車,以及雙D型門式反推裝置等,均已實現國產化,極大提升了我國航空工業自主可控能力。但有一個關鍵部件一直未能實現國產化,那就是發動機短艙的O型反推裝置。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國產化進程有望取得突破。

目前,國產大飛機C919使用的反推是由美法合資的賽峰國際旗下的奈賽公司提供的,其創新性地使用了O型涵道反推裝置短艙系統,採用環狀複合材料製成的O型涵道反推裝置構型,代替了傳統兩塊D型門式的反推結構。

在C919飛機降落過程中,O型涵道移動罩整體滑動至推力反向位置,這一設計巧妙地移除了發動機外涵道的阻力桿。這一改變不僅優化了涵道內的氣流流動,降低了燃油消耗,還顯著提升了反推效率。此外,原本採用液壓作動裝置的O型涵道反推系統,現在採用電力驅動的展開系統,這一變革進一步減輕了飛機的整體重量,並增強了系統的可維護性。

發動機反推裝置的唯一用處,就是讓飛機落地之後減速。它實際是一種能夠在飛機著陸時提供額外製動力度的設備,通過改變發動機噴氣方向,產生向後的推力,幫助飛機更快地減速。這一裝置對於確保飛機在短距離內安全著陸至關重要。

其用處雖然簡單,但結構卻很複雜。動力反推裝置主要包括控制系統、指示系統、維護提示裝置、液壓作動筒、鎖定作動筒、鎖定機構、反饋機構、人工鬆開手柄、感測器、折流門、葉柵、阻流門等。

據了解,一套反推裝置可不便宜,尤其是O型反推裝置,其價值通常要佔到發動機短艙的一半以上。如C919的LEAP-1C動力集成系統的價格約為1400萬美元一套,其中的短艙價格約為350萬美元一個,反推裝置就要175萬到180萬美元。一架C919的兩套反推裝置就價值350萬美元。

該實驗室的成立,不僅有助於提升我國航空起降制動系統的技術水平,也有利於推動我國航空工業的整體發展。在國產化的道路上,每一個突破都值得慶祝,每一次嘗試都值得尊敬。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航空起降制動系統將實現完全自主可控,為我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