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米汽車的傳聞:個人團隊已融入奇瑞iCAR品牌,沒有紅米汽車

小米SU7的最終定價避免了品牌「翻車」,最終售價雖然沒有預期的那樣低但也算物有所值;可是小米品牌的數碼消費品用戶里確實有一部分購買力偏弱的存在,面對售價超過20萬元的小米汽車依然是是有心無力。

所以「紅米汽車」依然有很高的關注度,雖然小米公司早已明確沒有這個系列。

但是智米科技要與奇瑞聯合造車的消息讓這一部分米粉看到了希望,不管該系列最終叫做「紅米」還是「智米」,只要還是小米生態系統里的汽車產品也會有一種歸屬感。可是願望還是落空了,小米公司品牌方已發布聲明,稱所謂的合作項目其實是智米科技創始人蘇峻奇瑞汽車的合作。

智米科技與奇瑞聯合造車的說法看來是錯誤的,這只是智米科技創始人蘇峻的個人行為;智米公司也表達了相同的態度,大意為智米科技屬於小米生態企業,而所謂的造車傳聞只是蘇峻的個人行為,這樣的澄清看起來更像是急於撇清關係,然而與奇瑞汽車合作難道是什麼錯誤的事情嗎?不討論這個話題了。

現在需要明確的是蘇峻個人創建的團隊已經融入奇瑞汽車,合作打造的新品牌正是「奇瑞iCAR」。

品牌前景展望

奇瑞iCAR目前應當是半獨立運營品牌,是奇瑞汽車和蘇峻團隊聯合打造,這樣的品牌看起來很像是吉利汽車旗下的極氪,其未來的品牌規劃是全獨立運營並獨立上市。可以理解為iCAR品牌的管理體系、研發體系和產品規劃均與奇瑞旗下子品牌不同,是融入了外部團隊與思路的新模式,這樣的新模式會讓iCAR有無限種可能,同時也會為奇瑞汽車帶來一些不同的氣息,其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只不過有一點基本能夠確定的,那就是不開放給其他品牌智能終端的小米澎湃系統不會在iCAR品牌的車輛上應用,因為蘇峻帶領的汽車研發團隊早已從智米科技剝離;也就是說iCAR品牌、智米科技和小米公司三方實際沒有任何關係,即便是智米科技也不參與iCAR品牌的運營。

現在有了一個新的思考,那就是小米澎湃系統生態忽然變得有些「封閉」。

完全不與其他品牌的車輛進行融合,而即便是蘋果公司也還有Carplay,華為與多家車企聯合造車的基礎上依舊給其他車企開放HiCar;這樣的開放系統生態更有潛力,因其能夠反向帶動其數碼消費品的消費,並且讓所有智能終端用戶都逐步往主品牌靠攏。反之,小米造車將產品封閉在自己的系統生態里,不具備購買小米SU7的小米數碼消費品用戶則難免要流失;20萬元以上的汽車佔比並不是很高,15萬元以內的汽車才是產業基石,而小米汽車的重心貌似在中、高端汽車市場,如此規劃怕是前景不會很廣闊。

反觀蘇峻和奇瑞融合孵化出的奇瑞iCAR品牌,起步打造的首款車就是主攻15萬元以內的純電動汽車產品;該車為iCAR 03,其提供後驅和四驅雙系列選項,起售價僅10萬級,旗艦版也不到17萬元,四驅系列的起售價是13萬級,這樣的產品不論是不是「米系列」都很容易產生共情。

iCAR品牌的第二輛車是V23,其實拍圖剛剛曝光,該車尺寸略小於iCAR 03,屬於小型SUV;但是依舊提供後驅和四驅雙系列選項,車輛有相當不錯的設計感,重點是原創度很高。

所以到底是誰在真正用心的造車反而變得模糊了,相較於小米SU7這個「話題小王子」,實打實的造國民汽車的iCAR品牌更令人期待。


天和Auto編輯,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