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時代,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美國推出了兩款令人驚嘆的高科技產品。如果你是家長,務必看完這個視頻,它會讓你明白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這兩款高科技產品的共同之處在於將虛擬與現實生活相融合。其一是蘋果公司發布的 Vision Pro,它是一種類似眼鏡的視聽設備,戴上後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娛樂、辦公和社交。另一個是 OPEN AI 的 SORA 模型,無需編程或敲代碼,只需一句話,它就能自動生成一分鐘的短視頻。

這兩者帶來的更多是擔憂,因為 AI 可以直接指揮機器完成人類的工作,這意味著編導、文案、攝影師、剪輯師和設計師等職業可能面臨失業。而這些工作目前很受歡迎,似乎未來沒有哪種職業是不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思考,孩子辛苦學習 12 年,考上一流大學,未來就真的無憂了嗎?拚命雞娃、積累知識、追求高學歷是否一定有出路?學習 4 年編導真的有意義嗎?去年,谷歌裁員 1.2 萬,亞馬遜裁員 1.8 萬,互聯網大廠的這些人不就是被 AI 淘汰的嗎?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時代,家長不能再沿用過去一二十年的教育理念來培養孩子了。我們必須認真思考,要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中站穩腳跟。未來,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人,一定是具備機器無法替代的競爭力,如想像力、好奇心、溝通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然而,遺憾的是,這些軟實力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都沒有得到重視和培養,即使上了 985、211 高校,學到的也是 30 年前的陳舊知識。這是當前教育現狀中最突出的問題。

因此,明智的父母應該努力將孩子培養成能夠善用機器的人,而不是被機器所利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