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車企盤點:雖未達全年銷量目標,但廣汽埃安仍然表現不俗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比亞迪之外你還會想到誰?相信廣汽埃安應該是其中一個。

據埃安官方數據披露,其 12月銷量為45947輛,同比增長53%,2023年全年累計銷量超過48萬輛,同比增長77%。

48萬輛雖然與比亞迪的300萬輛相比差距不小,也並未達到自己設定的2023年銷50萬輛的目標,但這個表現已相當亮眼,值得一提的是,埃安自2019年4月投產到現在,4年多時間已累計產銷突破100萬台,刷新全球最快記錄,廣汽埃安似乎真的變強大了。

目前,廣汽埃安旗下有埃安和昊鉑兩個品牌。埃安目前有AION Y、AION V 和AION LX共3款SUV車型,和1款轎車AION S在售,其中AION Y和AION S銷量最大,而這個銷量中相當一部分被共享出行市場消化了。也就是說,如果B端市場出現飽和,這對埃安的影響將是很大的,這確實是一個隱憂。

也許廣汽埃安也意識到其中的問題,定位更高端的昊鉑就這樣應運而生。昊鉑定位高於埃安,目前有中大型轎車昊鉑GT、中大型純電SUV昊鉑HT和超跑昊鉑SSR三款車型在售,前兩者售價超過20萬元,昊鉑SSR則高達128萬元起。其實,作為純電車型來說,昊鉑GT和昊鉑HT如此大的車型賣20多萬的價格也在情理之中,但無奈昊鉑的品牌知名度實在太低,而產品力也不太具備稀缺性,所以整個昊鉑品牌銷量僅為數百輛,最高也就才2000輛出頭,這樣的成績對於昊鉑而言確實不夠出色,甚至有被淪為邊緣化的風險。

主攻B端的埃安和C端的昊鉑兩條腿走路互為補充,廣汽埃安是懂產品策略的,然而產品是需要核心競爭力來支撐的,在這方面廣汽埃安仍需沉澱。作為新能源汽車產品,電池電機電控的三電是核心競爭力,在電池方面,雖然廣汽埃安自研的因湃電池在上個月已經投產,但各項參數並沒有亮眼之處,而且TOP電池也沒有標註出自哪個企業,沒有在核心技術上深耕這對長期發展是很不利的。

寫在最後:

從廣汽埃安旗下的埃安和昊鉑兩個品牌產品線可以看出,廣汽埃安的產品銷量還是不錯的,但問題主要在於定位較為低端,如何將走高端的昊鉑發揮出更多能量才是更為重要的方向。而2024年埃安也定下了年銷80萬輛的目標,相比於2023年的銷量表現可謂更上一層樓。但是面對愈發內卷的市場,廣汽埃安面臨的難度也不低,如何更新產品線,如何讓昊鉑打開市場,都是埃安接下來需要考慮的,那麼,2024年廣汽埃安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嗎?拭目以待。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到銷量數據來源於乘聯會及第三方平台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註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