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睿
編輯丨康曉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新一波ai浪潮正席捲阿斯麥、amd、英特爾、高通等全球更多領域晶元公司。
繼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微軟、谷歌、英偉達等生成式ai概念股市值就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近一年,這三家公司股價漲幅都在50%以上,英偉達股價直接翻了3倍。
而最近三個月,通用人工智慧的能量開始從軟體向pc等硬體產業下游傳導。阿斯麥、英特爾、高通股價漲幅逼近50%,而amd股價漲幅更是高達86%。僅美東時間1月24日,阿斯麥股價大漲近9%,amd漲近6%。
據《深網》統計,近3個月這5家晶元公司總市值共增加了84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293億元。
對於ai相關概念股的暴漲,美國投研機構main street research的首席投資官德默特(james demmert)日前表示,「科技股強勁漲勢表明,人工智慧主導的新一輪牛市和商業周期可能會持續十年之久,這要歸功於生產率的增長和人工智慧的推動。」
德默特之所以得出「ai可能將推動美股在未來10年持續走牛」的結論,是因為人工智慧正在推動生產力「範式轉換」。與移動互聯網重構生產關係不同,成式ai的發展正在重構生產力工具。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迭代,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混合部署正逐步成為產業共識。為承載混合大模型,ai終端需在交互能力、智能算力、安全保護等方面滿足技術要求。在此背景下,有計算存儲能力和廣泛應用場景的手機和pc,就成為ai普惠的首選終端。
從去年開始,頭部手機和pc廠商都在緊鑼密鼓的推動ai大模型在終端設備的落地。
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在ces期間對《深網》表示,ai pc所帶來的時代變革,堪比24年前的互聯網電腦。ai pc是今年公司的重頭戲,內部非常重視,投入了非常巨大的研發資源。
在生成式ai的加持下,pc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而成了智能化的個人助手。從晶元、系統到終端,整個pc產業鏈都在被ai重構。
押注aipc晶元,巨頭市值暴漲6萬億
ai晶元是aigc的算力底座,在aipc大規模推向市場之前,頭部晶元廠商已經開啟了ai晶元研發的「軍備賽」。
aipc首先要具備本地化運行大模型的能力,這就意味著電腦的核心晶元要有大算力npu (嵌入式神經網路處理器)能力。有行業人士預測,整體算力達到 45tops(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45萬億次操作)及以上可以順利在本地運行生成式 ai llm(大型語言模型)。
為搶佔aipc的風口,高通先於英特爾在2023驍龍峰會上推出為aipc設計的驍龍x平台——「驍龍 x elite」,搭載驍龍x elite的pc預計在2024年中上市。
據公開資料顯示,驍龍x elite採用全新的設計,集成oryon cpu、adreno gpu、hexagon npu,不僅性能與能效升級,還具備更強的ai特性。「oryon cpu是高通在兼容arm指令集的前提下完全重構,並非arm公版cortex cpu魔改。」高通公司總裁兼ceo安蒙表示。
高通在aipc晶元領域的布局直接刺激了股價走勢。高通總市值從2023年10月25日的1167億美元,迅速攀升至2024年1月24日的1724億美元,漲幅47.71%。
高通推出驍龍x elite立馬引起了英特爾的警覺,畢竟,從1981年ibm公司推出搭載8086處理器(基於英特爾x86架構)的個人計算機起,x86架構已經統治pc行業40多年。
2023年12月14日,英特爾推出全新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和第五代至強(xeon)可擴展處理器,並展示了英特爾ai 加速器gaudi3。酷睿處理器「cpu+npu+gpu」相互協作的架構或成為未來ai pc 算力基座。
據公開資料顯示,頭部pc廠商例如聯想小新pro、戴爾xps系列、華碩asus nuc 14 pro系列均搭載最新的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受此影響,英特爾總市值在3個月里增加了686億美元,漲幅49.53%。
享受到aipc產業進化紅利的還有amd。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amd都生存在英特爾的陰影之下,直至2022年2月15日amd完成對fpga龍頭賽靈思的收購。受此影響,成立53年的amd首次在市值上超越英特爾。
而在此輪aipc產業化進程中,amd在3個月里的總市值漲幅最大。從2023年10月25日的1551億美元漲至2024年1月24日的2880億美元,3個月漲幅86%。
amd受資本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其在ai晶元的布局和落地。amd首次將專用ai神經處理單元(npu)引入台式電腦處理器,為從雲到邊緣到終端用戶設備的生成 ai 提供動力支持。amd推出的ryzen8040系列、ryzen8000g系列和radeon rx 7600 xt 處理器新品,能將 npu能力提升 60%。
據公開資料顯示,銳龍8040系列處理器已經開始出貨,聯想、宏碁、華碩、戴爾、惠普等pc廠商預計將從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供應ryzen 8040系列產品。
眼見aipc將成為主流pc產品,穩坐gpu霸主位置的英偉達肯定不會錯過這個風口。
在ces 2024大會上,英偉達介紹了全新 geforce rtx 40 super gpu,rtx ai 筆記本電腦,生成式 ai 工具等以提升pc上的生成式 ai 體驗。
與英特爾、amd、高通嵌入可以加速ai計算的npu不同,英偉達推出的aipc晶元不使用npu。有行業人士分析稱,雖然英偉達aipc晶元不使用npu,但其算力並不輸英特爾及amd。
眼下,英偉達是晶元巨頭中唯一市值過萬億的公司。截至1月24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高達15132億美元。
從系統層面重構pc 微軟市值再次逆襲蘋果
在ai pc產業化進程中,晶元巨頭的布局僅是從底層重構pc產業的第一步。由於晶元研發和操作系統高度協同,aipc晶元的進化必將引發pc操作系統的升級。
2023年5月,微軟在build 2023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windows copilot,這讓windows 11成為首個提供全局ai輔助功能的pc操作系統。
2024年1月初,微軟宣布將copilot鍵引入搭載windows 11的電腦,可以讓用戶一鍵直達ai助手。
「約30年前,我們引入了windows鍵,讓全球用戶得以與 windows 操作系統互動。如今,copilot 鍵標誌著 windows 旅程中的另一個轉型時刻,它將成為 pc 端進入 ai 世界的入口。」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yusuf mehdi 表示。
目前,頭部晶元廠商已經和微軟協同合作,共同構建aipc系統。例如高通的x elite已經和微軟 co-pilot合作,助力windows copilot ai生態在pc端的實現,目前已經嵌入 40 多種不同的大語言模型。
1月15日,微軟正式向個人用戶發布copilot pro,可使用 gpt-4 turbo並創建自定義gpt,定價為每月20美元,訂閱用戶可在常用辦公軟體體驗大模型能力。例如在word中整理段落措辭並生成文本內容,在excel中分析數據並自動生成圖表等。
為配合copilot gpt推出,微軟還發布了copilot移動應用供用戶免費使用。
資本市場明顯感知到微軟在ai技術上的變革始於2022年年底chatgpt的爆火。彼時,微軟投資的openai推出chatgpt,也讓所有行業看到了人工智慧「技術奇點」到來的可能性。
早在2019年,微軟就押注了openai,隨著chatgpt爆火,在雲服務和軟體業務之外,微軟給資本市場呈現了aigc這一新故事。
在產品層面,由於微軟是openai的股東,其可以直接套用chatgpt產品。此外,微軟的雲服務又是chatgpt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這直接為微軟智能雲(azure和企業服務業務)做了背書和宣傳,給業績增長帶來足夠的想像空間。
受微軟在ai技術布局的影響,去年一年,微軟總市值漲了1萬多億美元,相當於漲了5個英特爾公司。美東時間1月12日美股收盤,微軟總市值2.89萬億美元,蘋果總市值2.87萬億美元,微軟總市值再次逆襲蘋果。
aipc元年到來
從底層晶元到系統再到終端,整個pc產業鏈都在被ai重構,但普通用戶對aipc的最直觀的感受首先來自終端pc廠商。
今年以來,聯想、戴爾、華碩、宏碁等頭部pc終端品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aipc產品。以聯想為例,目前聯想已經推出了由ai驅動的全系列40多款新設備,包括商務筆記本thinkpad x1 carbon及可通過拆卸在平板和pc之間無縫切換的分體機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等。
《深網》在美國ces期間體驗聯想的aipc功能時發現,與傳統pc相比,aipc有4大特點。
一是,鍵盤上增加了ai助手的實體鍵。打開ai助手後,會在電腦屏幕右側啟動ai助理ai now,基於電腦端側用戶的所有隱私文件和數據,ai now可以通過口令幫用戶調出所需的信息並進行加工處理,而且這些操作是在斷網的情況下完成。
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解釋稱,個人知識庫、個人agent和個人大模型要嵌入到設備當中,然後完成個人ai助理的身份上的一個升級。
二是,在斷網情況下,端側的本地大模型可以提供文生圖、問答等功能;也可以在聯網的情況下,調動雲端合作夥伴能力,通過圖文口令生成圖片、視頻等。
三是,能提供數字分身功能,例如用戶需要臨時離開線上會議時,可為用戶生成臨時的數字分身替代用戶開會。
此外,aipc里也搭載了更多的ai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僅是aipc部分功能,未來各大pc廠商會有更豐富的交互方式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在aipc上落地。
在ai的加持下,pc不再願意僅僅扮演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而成了智能化的個人助理。
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透露,目前是ai ready階段的pc,第二階段是ai on,真正的、全部的作為一個ai pc,擁有ai的個人助理功能的pc,聯想將從今年4月份陸續上線相關應用。
據群智諮詢預測,2024年全球aipc整機出貨量將達到約1300萬台,而在2025年至2026年,ai pc整機出貨量將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年增長率,並在2027年成為主流化的pc產品類型。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內全球pc產業將穩步邁入ai時代。
不過,在aipc成為主流產品之前,終端pc廠商還需降低用戶使用aipc的門檻。從定價上看,目前的aipc價格明顯高於傳統pc。以聯想商務機為例,由ai驅動的thinkbook定價在1399 美元至2199美元不等,而傳統商務系列pc價格在660美元至870 美元。
對此,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向《深網》表示,「aipc目前算高端產品,我們已經啟動了和供應鏈的合作和談判,推動產業鏈把ai pc儘早變成一個主流pc的價位段。」
除了pc,從去年開始,華為、vivo、oppo、小米、榮耀等頭部手機廠商紛紛下場,投入百億人民幣將大模型裝進手機里。ai大模型能力將成為2024年手機廠商競爭的重要宣傳點。
據《深網》統計,各大手機品牌的語音助手將具備端側大模型能力,手機語音助手在不聯網情況下也有語言理解、圖片生成等功能。
當然,由於在手機端側運行大模型受算力、帶寬、功耗、內存等影響,頭部手機廠商在大模型的探索還處於起步階段。相對於手機而言,pc的形態特徵更適合作為進行創作的生產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