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買下半個印度互聯網!被罰182億的馬雲,早給自己留好了退路

2021年,阿里巴巴因為「二選一」的壟斷問題,被罰款182億;2023年螞蟻集團因為多種違規行為被罰71億,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開始對螞蟻金服的股權架構進行調整,馬雲失去了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螞蟻集團正式變更為一家無實際控制人的企業。

這一連串的動作背後,其實就是對行業巨頭們發出警告。市場經濟歸根結底是法治經濟,不管你對市場做出了多大的貢獻,都絕對不能觸碰紅線!要知道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是全民級應用,可以說是老百姓的「錢袋子」。

而在股權架構未被調整之前,螞蟻集團這家市值幾千億的企業,竟然被馬雲一人所控制,而且馬雲只需要承擔340萬的有限責任。這樣的架構一旦真的上市成功了,相當於把整個風險轉嫁給了全社會,好處全讓以馬云為首的股東佔了。如此高的經營風險,想想都後怕,這也是國家出手整治的根本原因!

俗話說「狡兔三窟」,馬老闆其實早已經給自己留好了退路,早在BAT國內市場激戰的十幾年前,阿里巴巴其實就已經悄悄進入印度互聯網市場了,有人甚至笑稱馬雲已經偷偷買下了印度半個互聯網,是真的嗎?

故事要從2011年講起,當時的馬雲意氣風發,經常出席各種各樣的演講活動,為阿里巴巴站台,金句頻出。印度青年Sharma是馬雲的狂熱粉絲,2011年11月馬雲在香港一場活動中進行了演講,Sharma正是台下的一名觀眾。在聽完演講後Sharma大受觸動,隨即把自己的做充值業務Paytm項目,升級成為了電子支付錢包,也就是印度版的支付寶。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有前瞻性,但是太有前瞻性了並不是好事。畢竟支付寶的成功依仗的是是淘寶,支付寶相當於淘寶的擔保交易平台,後來才慢慢變成了國民級錢包APP。但是印度可並沒有這樣的市場條件,但是Sharma就這樣硬挺了3年的時間,終於在2014年成功和馬雲見面,Sharma不僅追星成功了,還從馬雲手裡拿了6億美元的投資款。

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拿到投資2年後Sharma的印度支付寶項目迎來了巨大轉機。2016年印度莫迪像抽風了一樣,說為了打擊腐敗和逃稅等行為,直接廢除了500及1000盧比紙幣的發行及流通,這引發了大量印度民眾的恐慌。

當紙幣不再可靠,人們就將目光轉向了電子支付。印度支付寶Paytm短時間內市場佔有率暴漲,5年之後印度支付寶Paytm以22億美元估值,成為了印度史上最大IPO,而當時Paytm的最大股東就是馬雲的螞蟻集團!

不只是Paytm,馬雲曾經專門設立過一個規模高達70億的基金,專門用於投資印度的企業。邏輯也很簡單,因為如今國內的市場已經完全飽和,互聯網企業內卷極為嚴重。5-10年前印度市場沒有太多競爭,而且印度同為發展中國家,所以互聯網那個企業們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放在印度再來一遍。所以我們看到幾年前阿里、小米、OV、騰訊等都紛紛大規模押注印度。

僅阿里一家,就投資了印度支付寶、印度美團Zomato、線上雜貨店BigBasket等等各種類型的互聯網企業,幾乎買下了半個印度互聯網。

但是到了2019年之後,情況發生了轉變,當時印度土地改革失敗,印度內部矛盾重重,莫迪執政能力遭到質疑,急需要拿出政績來穩定民心。所以莫迪就開始變著法的割外企韭菜,小米被罰50多億,vivo三名高管被抓......面對螞蟻集團這塊肥肉,莫迪能忍住不咬一口嗎?

後來印度政府出了一條規定,外資在國內的投資要經過審批,而當時原計劃阿里給印度美團Zomato的1億美元投資,就直接被印度政府卡住了,自己人坑自己人實屬罕見。

2023年,印度支付寶Paytm回購了螞蟻集團10.3%股份,螞蟻集團不再是第一大股東也失去了控制權。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馬雲要從印度跑路了,畢竟如今的印度早已經變成了「外資火葬場」,再不跑恐怕就會像其他企業一樣被割了韭菜。

對於馬雲的種種行為,大家有什麼看法?